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追觅跨界狂飙背后:扫地机质量投诉超3600条,第二增长曲线能否突围?

时间:2025-11-04 19:04:11 来源:拾盐士 作者:拾盐士

出品|拾盐士
作者|科技互联网研究组

2025年8月以来,追觅科技以平均每月进军一个全新行业的速度,不断刷新外界对“跨界”的认知。从智能清洁家电到天文观测设备,从智能手机到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车型,这家成立仅八年的公司正以惊人的跨度拓展业务边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创始人俞浩的“三分天下”野心:从手机到生态IPO的激进蓝图

追觅创始人俞浩在近期内部讲话中抛出震撼言论:“手机市场,追觅、华为、小米未来要三分天下。”他更宣布,从2026年底起,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将在全球交易所批量IPO。这一战略涉及资金、技术、人才的巨大考验,也引发外界对其主业增长见顶后无奈突围的质疑。

跨界狂飙:半年布局八大领域,清华抢人引发热议

2025年,追觅的跨界动作密集且幅度惊人:

  • 9月19日:宣布推出首款智能手机Dreame Space,海外预售订单超亿元;
  • 9月10日:成立天文BU,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打造“人类天眼”;
  • 8月底:官宣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首款超豪华纯电车型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2027年亮相;
  • 3月:进军大家电市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亮相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
  • 9月4日:举办规模最大的新品发布会,30余款产品覆盖清洁电器、大家电、厨电、个护、智能硬件等领域;
  • 8月:布局无人机赛道,并拓展潮玩、咖啡等业务,形成“无边界”生态。


技术复利与“左右手模型”:追觅的跨界逻辑

追觅官方将激进策略解释为“技术复利”效应。其核心技术包括高速数字马达(转速达18万转/分钟)、智能算法及运动控制技术,具有可迁移性:例如,高速马达技术可应用于汽车电驱系统,智能算法可迁移至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域。此外,追觅通过“左右手模型”降低风险——左手代工(ODM)业务赚取现金流,右手自研造车项目,试图以“代工养研发”的模式突围。

红海市场围剿:巨头林立下的生存挑战

然而,追觅进入的每个新领域均为红海市场:

  • 大家电:海尔、美的、格力等传统巨头占据主导;
  • 无人机:大疆占据近70%市场份额;
  • 汽车:2025年上半年超豪华车销量同比下滑49%;
  • 手机: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苹果占据超七成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追觅能否在巨头环伺中实现差异化破局,取决于其技术协同效应、用户需求把握能力及多线作战的综合管理水平。前车之鉴如石头科技,2021年进军汽车行业后,首款车型极石01截至2025年5月销量仅突破一万台,远未达预期。

主业危机:市场份额暴跌45%,质量投诉超3600条

当追觅跨界狂飙时,其赖以起家的智能清洁主业正遭遇严峻挑战:

  • 市场份额: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形成“两超多强”格局,科沃斯份额超25%,石头科技以32.76%领跑,而追觅份额骤降至7.5%,同比下滑45.27个百分点,排名第五;
  • 财务表现:2024年营收虽达150亿元(同比翻倍),但毛利率降低6个百分点,清洁电器均价下降12%;
  • 技术同质化:LDS激光导航、AI避障等技术已成为行业标配,价格战愈演愈烈;
  • 质量投诉:截至2025年11月4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追觅科技累计投诉量超3600条,是石头科技、云鲸智能、米家的两倍之多,投诉集中于产品质量差及售后服务差。




多事之秋:破产传闻、员工争议与资本压力

追觅的激进扩张也引发一系列负面事件:

  • 破产传闻:市场上出现“追觅科技要破产”“MOVA要关门”等谣言,俞浩辟谣称现金流充足,近两年回购老股50亿元,持股比例升至70%;
  • 员工争议:5月,追觅旗下MOVA深圳高管要求员工创造价值达雇佣成本15倍,引发“剥削员工”质疑;
  • 强制跟投风波:9月,追觅被曝要求员工跟投关联私募基金,后澄清不存在强制政策。


未来18个月:生死考验与资本市场的终极审判

迫于增长压力,追觅试图通过跨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成功与否取决于四大关键因素:技术整合效率、新业务增长潜力、消费者认可度及资本运作节奏。投资界人士指出,未来18个月至关重要——若追觅能在2027年汽车产品亮相前证明盈利能力,资本市场态度可能转向积极;否则,批量IPO计划或被视为“为融资而造概念”的资本游戏。

商业史已证明,仅靠宏大愿景不足以支撑企业持续成功。追觅能否突破“乐视式”陷阱,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