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拾盐士
作者|科技互联网研究组
2025年8月以来,追觅科技以平均每月进军一个全新行业的速度,不断刷新外界对“跨界”的认知。从智能清洁家电到天文观测设备,从智能手机到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车型,这家成立仅八年的公司正以惊人的跨度拓展业务边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创始人俞浩的“三分天下”野心:从手机到生态IPO的激进蓝图
追觅创始人俞浩在近期内部讲话中抛出震撼言论:“手机市场,追觅、华为、小米未来要三分天下。”他更宣布,从2026年底起,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将在全球交易所批量IPO。这一战略涉及资金、技术、人才的巨大考验,也引发外界对其主业增长见顶后无奈突围的质疑。
跨界狂飙:半年布局八大领域,清华抢人引发热议
2025年,追觅的跨界动作密集且幅度惊人:

技术复利与“左右手模型”:追觅的跨界逻辑
追觅官方将激进策略解释为“技术复利”效应。其核心技术包括高速数字马达(转速达18万转/分钟)、智能算法及运动控制技术,具有可迁移性:例如,高速马达技术可应用于汽车电驱系统,智能算法可迁移至无人机和自动驾驶领域。此外,追觅通过“左右手模型”降低风险——左手代工(ODM)业务赚取现金流,右手自研造车项目,试图以“代工养研发”的模式突围。
红海市场围剿:巨头林立下的生存挑战
然而,追觅进入的每个新领域均为红海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追觅能否在巨头环伺中实现差异化破局,取决于其技术协同效应、用户需求把握能力及多线作战的综合管理水平。前车之鉴如石头科技,2021年进军汽车行业后,首款车型极石01截至2025年5月销量仅突破一万台,远未达预期。
主业危机:市场份额暴跌45%,质量投诉超3600条
当追觅跨界狂飙时,其赖以起家的智能清洁主业正遭遇严峻挑战:



多事之秋:破产传闻、员工争议与资本压力
追觅的激进扩张也引发一系列负面事件:

未来18个月:生死考验与资本市场的终极审判
迫于增长压力,追觅试图通过跨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成功与否取决于四大关键因素:技术整合效率、新业务增长潜力、消费者认可度及资本运作节奏。投资界人士指出,未来18个月至关重要——若追觅能在2027年汽车产品亮相前证明盈利能力,资本市场态度可能转向积极;否则,批量IPO计划或被视为“为融资而造概念”的资本游戏。
商业史已证明,仅靠宏大愿景不足以支撑企业持续成功。追觅能否突破“乐视式”陷阱,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