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科创板与创业板改革并进:解锁长期投资新机遇

时间:2025-11-05 20:12:01 来源:尺度商业 作者:尺度商业

2025年10月28日,资本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正式开启,西安奕材、禾元生物、必贝特三家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成功登陆,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同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通过优化上市标准进一步赋能新兴产业。这场双板块联动改革,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板块改革:构建创新企业成长生态圈

作为科创板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今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1+6”政策体系,正式确立了科创成长层的战略定位。该层级聚焦技术突破显著、商业前景广阔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通过差异化制度设计破解硬科技企业融资难题。试点引入的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预先审阅机制等创新举措,已显现出显著改革效应。



目前,摩尔线程、昂瑞微、视涯科技等逾10家高科技企业已进入上市流程,预计将为科创成长层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创业板改革同步推进,通过设置更契合新兴产业特征的上市标准,构建起覆盖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金融服务体系。自2009年首批28只个股上市以来,创业板已培育出宁德时代、东方财富等14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逼近18万亿元,此次改革将进一步提升其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二)投资价值:业绩修复与产业升级共振

在资本市场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科创板与创业板展现出强劲的结构性修复势头。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科创板50指数净利润同比降幅从一季度的-78.0%大幅收窄至-48.9%,成为主要宽基指数中盈利修复最快的板块;创业板指则保持12.9%的净利润增速,稳居前列。这种成长风格相对于价值风格的盈利优势,已连续三个季度扩大。

从行业结构看,科创板深度聚焦半导体、创新药、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其中创新药企业BD出海成绩斐然,远期合同规模达数十亿甚至百亿元;半导体行业则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创业板行业分布更为多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领域占比分别达34%、24%和12%,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高达92%。估值层面,科创板适用市销率估值,当前50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创业板估值仍处于历史均值下方,具备显著吸引力。

(三)投资工具:ETF产品开启创新红利窗口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指数化投资是把握双板块机遇的高效路径。科创板50ETF(588080)作为旗舰产品,最新规模超710亿元,年化跟踪误差仅0.38%。其跟踪的科创板50指数覆盖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半导体行业占比超65%,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硬科技龙头。该产品于2025年10月实施首次分红,开创了跟踪指数ETF分红的先河。

创业板ETF(159915)规模约1020亿元,位居同类第一,近一个月日均成交额达50亿元。其跟踪的创业板指数前十大权重股涵盖宁德时代、中际旭创等新经济龙头。2025年6月,该指数编制方案引入个股权重上限与ESG负面剔除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功能。深市首只单市场ETF期权——创业板ETF期权的合约标的正是此产品。

易方达基金旗下还布局了科创创业ETF(159781)、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等14只双创板块ETF,合计规模超1900亿元,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布局科技创新赛道的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