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博团队
01
通胀要来了?
昨天(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物价数据,释放了一个极其微妙的信号。
CPI(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0.2%,创下8个月来最高;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已连续第6个月扩大。

这是否意味着,通缩进入末期,通胀开始抬头?
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核心决策:现金为王,还是资产为王?
过去几年,大家的体感或许偏冷。
究其根源,是自2021年恒大暴雷、房地产出现拐点后,居民和部分企业陷入了资产负债表衰退,消费和投资的欲望低迷。
为了打破这种预期,国家不断降准降息、增发国债,释放流动性;定向发钱,启动超3000亿以旧换新、发放国家育儿补贴、上调1.8亿人养老金;同时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叫停外卖补贴战、整治汽车价格战、十大行业去产能、《价格法》修正草案……
上一轮通缩是5年,本轮通缩已经超过4年,CPI的反弹可以视为第一个转折信号。
但CPI衡量的是物价,因为统计口径和宏观调控等因素,具有一定滞后性,更具前瞻性的指标是钱的流向。
10月中旬,央行公布了9月的金融数据——被视为市场牛熊信号灯的M1 同比增速,正以惊人的速度反弹。

数据显示,9月M1同比增速飙升至7.2%,创下55个月新高;而M1与M2的“剪刀差”迅速收窄至-1.2%,是2021年以来的最低值。
M1主要代表企业和个人的活期存款,M1增速的强劲反弹,说明企业和个人正在将定期存款“活期化”,准备随时出手投资!
这种全社会范围内的资金活化,是经济升温、资产价格上涨的前兆。它比CPI更早地告诉我们:市场的情绪和预期,正在逆转。
02
领头羊为何是深圳?
在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国家需要一轮牛市,用财富效应去吸引更多人投资,消费。
首先是股市,近期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度站上4000点,为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
但光有股市的牛市还不够,楼市也需要企稳回暖。
中国家庭绝大部分财富沉淀在房地产,房地产仍是经济的基本盘。如果楼市不稳,股市创造的财富效应就会被抵消,无法真正启动消费。
在全国房价普跌的背景下,市场需要一个领头羊,来引领资产价格的止跌回暖,而这个城市,大概率就是深圳。
为什么是深圳?
第一,APEC峰会落地,这是城市能级的国家背书
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深圳举办,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信号。
这意味着,深圳继上海、北京之后,成为中国APEC第三城。
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展示了中国全面拥抱全球化、加入WTO的决心;2014年的北京APEC会议,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6年,深圳将成为主角,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科创实力的窗口,这是国家对深圳未来价值的背书,其注入的信心是无价的。
第二,中国科创看深圳,深圳科创看光明
论创新能力,深圳已是全球领跑者。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登顶全球第一。
更关键的是,深圳的未来增量在哪里?过去,深圳90%的创新来自于市场一线的企业,这是它的优势。但短板也同样明显——基础学科和源头创新相对薄弱。
一座城市真正的核心资源,是那些能持续产生源头创新的重大科技载体。
而这些决定深圳未来的“最贵”的家当,约75%都集中落地在了同一个地方——光明区。
深圳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湾实验室等国家队全部汇聚于此。以刚成立的深圳理工大学为例,其录取分数线已直追老牌名校,使得光明大学城成为深圳未来青年才俊密度最高的区域。
高密度的创新集群和高薪人才,始终是区域资产价值最坚实的支撑,这套逻辑在全球都已反复验证。
第三,供需决定了市场的敏感度
房价的本质就是供需。我们来看一组最直观的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杭州的土地出让金总额已达1304亿元,北京以1121亿元位居第二,上海则约1035亿元。这三个城市的规划建面分别达到了566万㎡、266万㎡和229万㎡。
而同期,深圳涉宅用地土地出让金合计仅约243亿,规划建面约65万㎡。
这种极其克制的土地供应,叠加高密度、高薪的科创与金融人才的持续涌入,导致深圳市场拥有最高的敏感度。
这种全市层面的稀缺性,在光明凤凰城这样的核心区域,表现得更为极致。
根据最新的土地规划,凤凰城的核心区已无新增住宅用地,在售楼盘基本清盘。这意味着,未来近两年时间,这里都将面临新房供应的断档。
而且周边的二手房挂牌价普遍在5-6万,高于新房价格。
市场的反应更加真实,11月9日,作为凤凰城核心最后的供应,中建观玥加推2栋192套80-106㎡新规三至四房,当日成交破百套。



今年9月20日,中建·观玥加推,在新房定价不减反增的背景下,实现超9成的去化率,是深圳“9.5新政”后首个热销盘。而在去年10月,深圳光明凤凰城中建·观玥首开,当日售罄。
据统计,中建观玥是深圳今年全市10月成交套数/面积冠军,光明区双冠王。

来源:克而瑞
中建观玥为何受到市场追捧,除了科创资源聚集带来的资产确定性,土地供应带来的住宅稀缺性,还有凤凰城核心区已全面兑现的高品质宜居生活。
交通兑现:备受关注的地铁13号线,其一期南段(深圳湾口岸-高新中)已于2024年底通车。而真正打通光明任督二脉的一期北段(高新中-上屋)及二期北延,根据官方工程进度及相关公告,均有望在2025年内开通。

港铁深圳官网公布《
13号线通勤班车(含司机)服务 (2025年-2026年)询价公告》
教育兑现:片区内本就拥有光明区外国语学校、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光明凤凰学校等优质学府。由深圳实验教育集团这块金字招牌加持的深圳实验光明科林学校,已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开学。

示意图
商业兑现:凤凰城商圈汇集了蓝鲸世界、万达广场、N次方公园三大商业体,总体量超20万平方米,品牌超450个。其中蓝鲸世界在全市中小型商业综合体人气排名中位列第一。仅今年上半年,三大商场就引入了70个新品牌,其中不乏深圳乃至光明首店。(数据来源:赢商网)

实拍图
人文兑现:与凤凰城地铁站一路之隔的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是斩获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的文化地标,每年近百场高端演出让文艺生活成为日常。周末,距离核心区仅一公里的虹桥公园,更是成为露营、徒步的网红打卡地。

实拍图
中建观玥所在,有国家战略,有高端产业、高知人才,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品质生活……这就是市场共识的来源,也是中建观玥热销背后,最坚实的逻辑。
03
“圈粉”的底层逻辑
如果说宏观趋势和城市选择回答了“为什么是光明”,那么中建·观玥的历次热销,则在微观产品层面给出了“为什么是它”。
为什么中建·观玥能从首开售罄到持续热销,成为市场共识?主要原因是其在购房者关心的关键维度上都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一、“国家队”的硬核安全感
当下市场,购房者最担忧的是什么?是交付风险。
中建·观玥的底气,首先就来自于它“国家队”的出身。项目由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的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八局旗下的地产平台公司——上海中建东孚倾力打造。
这份底气,不仅来自世界500强的背景,更来自实打实的行业认可:在最新的2025年行业评选中,中建东孚荣膺“房地产开发企业责任地产第1名”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第 25 位”。
再看看他过往的作品:深圳国际机场T3航站楼、深圳大运中心、上海迪士尼……这些城市封面级的地标,本身就是品质和实力的最佳背书。

效果图
二、“双硬核”配套的确定性
在深圳,地铁和学校永远是资产价值的“硬通货”,直接决定了房产在未来二手市场的流通性和议价能力。
中建观玥与在建的“黄金科创线”地铁13号线德雅路站D口,直线距离仅约100米,与今年9月已正式开学的深圳实验光明科林学校(九年一贯制)仅一路之隔。它们共同构成了资产价值的有力支撑,也为日常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示意图
三、“新规神户型”的空间革命
作为2024年深圳建筑“新规”后首批入市的项目,中建观玥的部分户型使用率可以做到超100%。
而最新加推的2栋产品的创新设计,堪称一场空间革命,让刚需的面积,同样可以拥有改善甚至豪宅的体验。
如建面约80㎡三房两卫,在这个面积段,能做到“两卫”配置本就已是片区稀缺,而它更做到了深圳市场上极为罕见的“四开间”设计,让每一个主要生活空间都拥有均等的阳光和视野。
种通常只在120㎡以上改善大宅中才会被奢侈运用的布局,如今被压缩进80㎡的空间,这不仅在凤凰城是稀缺品,放眼全深圳都少见。

还有建面约88㎡三房两卫,它把一个传统刚需户型,做出了豪宅化的享受。
约6.2米超长景观阳台连接大横厅,对面则是超大飘窗,形成通透对流,让风与光在室内自由穿行。主卧做到了270°环幕景观视野,让卧室居住不再是简单的休憩,而是一种视野和心境的享受。

现如今,各项关键数据都表明,新的通胀周期正在开启,现在是买入核心资产的好时机。
对于仍在观望的人来说,他们或许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房价低点,但经济有周期,人无再少年。
在一个周期的转折点,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为家人的幸福,配置一份高确定性的核心资产。
市场不会等人,中建观玥作为凤凰城核心区的稀缺供应,目前已是少量房源在售,并持续热销中,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