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航基金600亿规模背后:知名经济学家邓海清离职,高层动荡引关注

时间:2025-11-18 10:18:19 来源:独角金融 作者:独角金融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一只混合基金的季度11倍暴涨,让中航基金管理规模突破600亿元大关。然而,在这光鲜数据的背后,公司核心高管团队却接连出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近日,拥有复旦博士学历的知名经济学家邓海清因“个人原因”辞去中航基金职务,下一站将加盟银行系基金公司中加基金。这一变动再次凸显了中航基金高层动荡的现状。

从卖方首席到买方高管,邓海清的跨界之路并未如预期般顺利。2020年底加盟中航基金后,他虽从首席投资官升任副总经理,但首次执掌基金便遭遇滑铁卢。与新手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中航混改精选混合基金,最终以任期回报-12.9%的成绩黯然离职。

近两年来,中航基金高层变动频繁,总经理、督察长、财务总监等重要职位均发生变更。原总经理刘建经历降职又升任联席董事长的波折,目前核心高管团队仅剩3人,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等关键岗位空缺。

1

副总、首席投资官卸任,转投中加基金

邓海清为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早年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加入中航基金前拥有多年卖方研究经历,职业生涯覆盖多家知名券商,包括宏源证券、中信证券(600030.SH)、九州证券等,并曾担任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华尔街见闻副总裁等职。

2020年7月,邓海清担任中航基金独立董事,同年12月正式加入公司担任首席投资官,2021年12月升任副总经理。此外,他还兼任财富管理5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中石化集团年金管理外部理事等多职。



图源:罐头图库

2023年12月,邓海清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与方岑共同管理中航混改精选混合基金。然而,这段经历并未为其职业生涯增添亮色,反而留下了一段任期回报率为负的业绩记录。中航混改精选混合在邓海清接任前规模已连续三年下滑,他接手后基金净值进一步探底,在1年154天管理期间,最终以跌幅超12%的投资业绩收场

该基金规模也未见起色,在邓海清卸任前规模不足2000万元,9月末最新规模为2685.54万元。与邓海清共同管理该基金的方岑同样是一名新手基金经理,其管理的A、C份额任期回报分别为-25.75%、-25.96%,业绩同样不理想。

5月6日,邓海清卸任了中航混改精选基金经理一职,此后不再管理任何产品。对于其卸任原因,市场上有三种猜测:一是与不良业绩产品切割,二是专注于公司管理层面,三是可能是从公司离职的前奏。目前虽不确定当时具体原因,但半年后他确实从公司离职了。

从网传邓海清朋友圈截图来看,其下一站将加盟中加基金。中加基金是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北京银行(601169.SH)是第一大股东,截至三季度末基金管理规模达1360.38亿元,远高于中航基金,其中债券基金规模占到84%。



来源:网络朋友圈截图

目前中加基金尚未公告邓海清的入职,其朋友圈也未披露具体职位,但光从平台来看,中加基金的舞台显然更大。

2

高层变动频繁,高管团队仅剩3人

近两年,中航基金高层人员变动频繁,涉及总经理、副总经理、督察长、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多个关键职位。

2024年1月29日,中航基金原副总经理王华因个人原因离职。王华是一名公募老将,此前曾在浙商基金、博时基金、泰达宏利基金任职,2020年7月加入中航基金担任总经理助理,2021年12月升任副总经理。

从中航基金离职后,目前未有确切消息显示王华转任其他公司岗位。

2024年7月1日,中航基金发布了两则高管变更公告,武国强因个人原因卸任督察长;刘建因工作安排卸任总经理,拟转任公司督察长,同时代履总经理职责。刘建此前曾担任建设银行(601939.SH)总行主任科员、副处长,中信银行(601998.SH)总行(清算中心)负责人等职务,2020年7月加入中航基金任总经理。

根据中航基金官网显示,总经理一职排在督察长前面,刘建本次人事安排属于降职。对此,中航基金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解释,公司双方股东为了长远发展考虑,对公司的经营层做了一些调整和安排,目前公司内部管理没有太大变化,日常经营有序开展。



图源:罐头图库

很快,中航基金在刘建卸任总经理的当月就公开招聘总经理

今年4月17日,刘建的职务再次发生变更,根据中航基金发布的公告,因工作需要,副董事长刘建职务名称变更为联席董事长,在董事会中仅次于董事长杨彦伟,排在另一名副董事长游江之前。

原以为中航基金打算从外部市场化引进总经理人选,但在公开招聘并且悬空9个月之后,同样是在4月17日,公司原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裴荣荣升任总经理一职,仍保留财务总监职务

目前中航基金仅有3名高管,其中总经理、财务总监1名,督察长1名,首席信息官1名,核心高管团队仍不完整,邓海清离任后,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等职位待补齐。



来源:中航基金官网

中航基金有两大股东,中航证券和北京首钢基金各持股55%、45%,注册资本3亿元。2024年12月25日-2025年1月22日,中航证券曾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航基金10%股权,转让底价7170万元。

如若转让出去,中航证券持股比例将下降至45%,但实际控制权不变。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该笔股权转让情况,从工商信息来看两大股东持股比例未发生变更。

3

一只混基托起600亿“江山”

近几年中航基金管理规模持续增长,今年三季度增长尤为迅猛,截至三季度末管理规模达到602.74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141.01亿元,增幅30.54%,首次站上600亿元关口

在各类基金规模均小幅缩水的情况下,中航基金依靠混合基金实现突破,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成了规模增长的大“功臣”。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成立于2023年8月10日,但在今年上半年以前,规模方面并没有表现很出色,最高都没上过20亿元,二季度末为10.61亿元。三季度规模突然爆发,一举达到132.31亿元,一个季度增长121.7亿元,翻了11倍多。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韩浩也由此晋升为中航基金唯一一名“百亿基金经理”。



来源:Wind

规模猛增的背后是净值的快速增长,6-8月期间,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净值直线上升,5月末净值还在1.2元左右,9月1日便突破3元大关。

在三季度报告中,该基金指出,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本基金配置的AI算力方向相对于宽基指数也获得了超额收益。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持股比例为77.25%,其中英维克(002837.SZ)、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等股票均迎来股价大涨。今年以来该基金投资收益同类排名为13/4509。

混合基金并非中航基金的优势领域,在2023年之前总体规模一直在10亿元以下,凭借着这一只基金,中航基金的混合基金规模由行业下游升至中上游水平。



图源:罐头图库

实际上,过去多年中航基金一直“偏科”债券基金,在2023年之前债券基金规模占全部基金管理规模的比例一度在90%以上,2024年三季度之前债基规模占比还在80%以上,一直到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规模强势增长,债基规模占比才降至51%左右,今年三季度末债基规模为306.52亿元,环比下降2.18%。

从中航基金的管理规模来看,过去多年依靠债券基金支撑,货币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体量整体偏小,一直到今年混合基金实现单只产品爆发。不过优良业绩能否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持续,还有待考验。

今年10月,中航基金公开招聘机构销售方向的副总经理。在市场窗口期,这家公募机构的野心远不止于打造一只“爆款”产品,而是力图将业绩优势转化为持续性的规模增长。



作为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擅长宏观研究领域,而中航基金当前似乎更侧重于下沉到具体的渠道销售与市场扩张。无论如何,企业与人才自身的发展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当双方的轨迹不再完全重合时,或许意味着双方都在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选择,这也是资管行业人才与平台间持续进行的、寻常的一次双向选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