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宁德时代376.12元询价转让引关注,减持新方式为何受青睐?

时间:2025-11-18 09:26:38 来源:郭施亮 作者:郭施亮




近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联合创始股东突然宣布减持计划,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根据公告,此次转让价格下限设定为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70%,拟转让股份数量约占总股本的1%。最新消息显示,宁德时代初步确定的询价转让价格为376.12元/股,较11月17日收盘价仅折价3.8%,受让方为16家专业机构投资者。

尽管减持消息公布后周一股价一度下跌5.35%,但全天跌幅收窄至3.30%。376.12元/股的转让价格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叠加16家机构参与认购,充分反映出市场对宁德时代长期价值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并未采用传统的二级市场直接减持方式,而是通过询价转让机制完成。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3日,A股市场已有128家上市公司发布139次询价转让计划,这种减持方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询价转让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的新选择?

询价转让为何成为减持新宠?

询价转让的走红与其独特的制度设计密不可分。作为市场化减持机制,其核心特点在于通过询价方式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转让股份,而非直接在二级市场抛售。

根据现行规则,询价转让设置三重保护机制:最低转让比例不低于总股本1%、价格下限为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70%、受让方需承诺6个月锁定期。特别是6个月锁定期的规定,有效遏制了利益输送行为,显著降低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相较于大宗交易无强制锁定期的规则,询价转让的制度优势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25年1-10月A股询价转让金额已接近600亿元,自2020年试点以来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逐渐成为主流减持方式。

对上市公司而言,询价转让不仅能以合理折价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更重要的是其参与者限定为合格机构投资者,排除了个人投资者的短期投机行为。这种制度设计使得战略投资者更关注企业长期发展,而非短期股价波动。

以宁德时代为例,376.12元/股的转让价格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其技术领先地位和行业龙头地位的持续看好。通过询价转让引入的长期资金,有助于企业稳定股权结构,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坚实支撑。

市场影响与潜在风险

虽然询价转让显著降低了单次减持对股价的冲击,但随着规模扩大,其累积效应仍需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询价转让金额已形成规模效应,可能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持续影响。

在牛市环境中,优质上市公司即使高位转让也能吸引机构接盘,但普通公司若选择高位转让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这种分化效应使得询价转让更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的股权优化。

宁德时代此次转让定价高于市场预期,表明资金对其发展前景保持乐观。但需注意的是,6个月锁定期后机构投资者的减持行为仍存在不确定性。尽管询价转让规则相比传统方式更为完善,但对受让方后续减持行为的监管仍需加强,配套措施有待进一步健全,以更好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