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三口持股78.75%,12名亲属任职关键岗位——常州通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宝光电”,833137.NQ)第三次冲击IPO的背后,家族企业治理问题与大客户依赖风险交织。这家以汽车照明系统为核心业务的制造商,能否凭借五菱“金主”的订单叩开北交所大门?
三次闯关IPO:从创业板到北交所的曲折路
11月13日,通宝光电将迎来北交所上市委审议,东吴证券担任保荐人。这已是公司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2017年9月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24年6月转战北交所,均因“主动撤回申请”终止。此次再战,公司能否突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魔咒?
五菱“养活”半壁江山:车灯业务占比超九成
招股书显示,通宝光电主营汽车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及能源管理系统,产品覆盖LED车灯模组、驱动控制器、车灯总成等,已应用于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东风日产等品牌车型。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堪称“衣食父母”:
公司坦言,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若与五菱合作生变且未能开拓新客户,经营业绩将受重创。

新业务“烧钱”扩张:充配电产品亏损扩大
为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通宝光电近年布局电子控制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
然而,新业务尚未实现盈利。2023-2025年上半年,充配电产品毛利分别为-0.29万元、-49.45万元、-453.86万元。公司解释称,因量产时间短、硬件设计留有冗余,预计2025年下半年迭代版本批量销售后毛利率将回归合理水平。
家族企业治理隐忧:实控人12名亲属任职
通宝光电的“家族色彩”浓厚:
公司回应称,亲属任职符合规定,相关人员具备履职能力。但法律人士指出,家族企业易陷入“家长制”管理,需警惕寻租风险,建议完善激励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

信披违规前科:IPO前夕被警示
冲刺IPO前,通宝光电曾因信披问题被江苏证监局处罚。2024年6月,公司因2021-2023年财报存在核算差错,导致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项目列报不准确,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实控人刘国学、总经理刘威及财务负责人吴艳因履职不力被监管谈话。次日,公司即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请,但7天后又撤回,直至2025年4月再度冲刺。
从仪表厂到拟上市公司:34年转型路
通宝光电的故事始于1991年。创始人刘国学、陶建芳夫妇以货币出资创办武进县百丈电子仪表厂,从数码管封装起步,1998年拓展至LED车灯模组,成为一汽红旗等品牌的二级供应商。2014年,公司跻身上汽通用五菱一级供应商行列,业绩随之爆发:2015年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133.05%;净利润2385.03万元,同比增长305.91%。
如今,这家从仪表厂蜕变而来的企业,站在了北交所的门口。但家族治理、大客户依赖、新业务亏损等问题,仍是其上市路上的“三座大山”。通宝光电能否打破“三次闯关”的魔咒?市场正拭目以待。

互动话题:你如何看待家族企业冲刺IPO?亲属扎堆任职会影响公司治理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