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财帝
杭州西溪湖畔的阿里巴巴总部与北京中航矮楼的字节跳动办公室,相隔一千二百公里。这两家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标志性企业,正以截然不同的姿态驶向同一个深海——人工智能的狂飙时代。当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布局AI时,马云与张一鸣的这场对决,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将决定中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坐标。

马云与张一鸣,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基因。这种差异,在AI时代被进一步放大。
1999年创立的阿里巴巴,始终秉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从B2B外贸平台起家,逐步构建起支付(支付宝)、物流(菜鸟网络)、云计算(阿里云)的商业基础设施。在AI时代,阿里选择“产业赋能”路线:将AI技术深度融入电商、物流、金融等实体经济场景。例如,其智能客服系统已处理超80%的售后咨询,物流机器人日均配送量突破千万件。
2012年成立的字节跳动,则从诞生起就带着浓厚的技术基因。张一鸣打造的推荐算法,彻底改变了信息分发模式,使今日头条、抖音成为现象级产品。在AI领域,字节延续“技术驱动”路径:从大模型研发到AI应用开发,试图重构内容创作与信息获取方式。其最新推出的AI绘画工具,上线3个月用户量即突破5000万。
两位企业家对技术的理解截然不同。马云曾公开表示:“AI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生产关系。”张一鸣则坚持:“算法不是产品的附属,而是产品的核心。”这种哲学差异,直接决定了两家企业的AI战略方向。
作为传统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在AI领域展现出深厚底蕴,但也面临转型挑战。
阿里云作为国内云计算市场的领导者,为AI训练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其自主研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已在电商客服、设计创作、代码编程等场景落地。在2024年“6·18”大促中,AI驱动的个性化推荐系统为平台带来15%的流量增长,智能设计工具使商家上新效率提升3倍。
然而,阿里的AI转型面临双重困境:一是组织架构庞大导致技术协同复杂,不同业务线间的数据孤岛尚未完全打通;二是作为上市公司,需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投入,而AI研发的巨额投入短期内难以看到回报。更根本的挑战在于:当AI开始重构商业逻辑,电商平台的核心价值是否会被颠覆?
相比阿里,字节跳动在AI赛道上展现出后来者的锐气与敏捷。
依托抖音等超级流量入口,字节的AI应用“豆包”在短时间内实现用户量破亿。其独特的“APP工厂”模式在AI时代再现威力:同时推进多个AI项目,通过快速试错筛选优势产品。据内部人士透露,张一鸣虽已退居幕后,但仍每周听取AI业务汇报,亲自参与技术路线规划。在最近一次战略会议上,他强调:“AGI(通用人工智能)是字节必须攻克的战略高地。”
但字节的AI征程并非坦途。首先,在底层大模型的核心能力上,与国际顶尖水平(如GPT-4)仍有差距;其次,AI应用的高频使用场景尚未完全跑通,商业化模式仍在探索;最重要的是,过度依赖推荐算法的成功路径,可能在新一代AI技术范式前形成“能力陷阱”。一位接近字节的技术专家表示:“张一鸣清楚,这可能是字节成立以来最难打的一仗。”
在这场AI竞赛中,三个关键变量将决定最终胜负。
数据优势转化能力:阿里拥有最丰富的商业行为数据(交易、支付、物流),字节掌握最深度的用户兴趣数据(浏览、点赞、评论)。谁能将数据优势转化为AI模型的训练优势,谁就能抢占先机。目前,阿里正在将电商数据脱敏后用于行业大模型训练,字节则尝试用用户行为数据优化多模态大模型。
组织活力保持:阿里推进“1+6+N”组织变革,将业务拆分为六大独立集团,试图用更灵活的架构应对AI时代的快速变化;字节延续扁平化、高效率的“张一鸣式”管理,其AI实验室保持独立运作机制。在AI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组织的敏捷性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战略耐心持久度:AI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主义的投入。马云需顶住资本市场对短期业绩的压力,张一鸣则要保持技术路线的定力。据财报显示,阿里2024年Q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其中70%投向AI领域;字节虽未公开具体数据,但内部消息称其AGI研发预算已突破百亿美元。
评估这场竞赛,需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框架。
阿里的机会在于,将AI深度融入电商主业,通过提升整个商业生态的效率重获增长。其潜在路径是成为“产业AI的整合者”:用AI重构供应链、物流、金融等环节,打造智能商业操作系统。例如,其推出的AI选品工具已帮助10万商家提升选品准确率至90%以上。
字节的机会则在于,将流量优势转化为技术突破,不仅打造国民级AI应用,更在底层模型上实现超越。其可能路径是成为“AGI的先行者”:通过持续投入研发通用人工智能,建立技术标准与生态壁垒。目前,字节的AI实验室已聚集了3000余名顶尖研究员,其中不乏从谷歌、DeepMind挖角的核心人才。
商业史上的竞争,从来不是简单的零和博弈。正如个人电脑时代的微软与苹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苹果与谷歌,AI时代或许也能容纳多个赢家。关键在于,谁能将AI与自身基因深度融合,创造出持续价值。阿里需证明“商业+AI”模式的可行性,字节则要突破“流量+算法”的路径依赖。
可以肯定的是,这张AI时代的船票不会单独青睐技术最先进者,而是属于那个最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与社会价值的组织。在可见的未来,马云与张一鸣的竞争,将不仅决定两家企业的命运,更将定义中国企业在全球AI竞争中的位置。他们的每一步选择,都在为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写下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