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的股价近日创下历史新高,而其前副董事长黄世霖则抓住这一时机,筹划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运作——通过股权转让一次性套现171亿元。这一消息不仅引发资本市场震动,更让储能赛道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焦点。
根据宁德时代发布的公告,黄世霖通过公开询价方式拟转让其持有的1%公司股权。这一比例看似不大,但考虑到宁德时代当前近18000亿元的总市值,1%股权对应的市值高达近180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远非单一机构能够承接,因此需要通过公开询价方式,由多家机构共同参与认购。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黄世霖选择了公开询价这一稳妥方式。最终,转让价格确定为376.12元/股,按此价格计算,黄世霖可一次性套现171亿元。这笔巨额资金将由16家通过询价选定的机构共同提供,每家机构的认购金额从数亿元到数十亿元不等。
A股市场虽然不乏大额股权转让案例,但像这种单次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案例仍属罕见。此次交易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其金额巨大,更因其精妙的设计方案——与普通减持不同,本次转让完全避开二级市场,采用询价转让方式,仅面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且受让股份设有限售期。这种安排有效避免了直接冲击股价,显示出操盘方的专业与谨慎。
市场反应远超预期。55家机构投资者踊跃参与报价,有效认购股份数量高达1.465亿股,认购倍数达到3.2倍。最终,16家机构投资者成功获配,共同凑齐了这171亿元现金,接下了黄世霖转让的股份。这一认购热情充分显示了机构投资者对宁德时代长期价值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171亿元的交易不过是黄世霖财富帝国的冰山一角。转让完成后,他持有宁德时代的股份将从10.21%降至9.21%,仍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剩余持股市值仍高达1600多亿元。在2025年胡润百富榜上,黄世霖以巨额财富排名第23位,这位福建巨富的财富实力令人瞩目。
黄世霖的财富故事堪称福建商人创业的典范。他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不仅是宁德同乡,更是高中同学。两人自1991年在东莞磁电厂共事以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与合作关系,最终共同创立了宁德时代,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公司发展历程中,黄世霖历任研发总监、总经理及副董事长等要职,长期负责电池管理系统和储能战略,被视为宁德时代电池控制系统的灵魂人物。
然而,在宁德时代如日中天之时,黄世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2022年8月,他突然辞去公司所有职务,包括副董事长及副总经理等要职。宁德时代官方解释称,黄世霖是因“个人事业考量”离职,并表示他将在“光储充检”新兴领域探索业务机会,未来可能与公司形成战略协同。这一表态为市场留下了想象空间。

事实上,黄世霖的离职并非完全与宁德时代割裂。天眼查APP显示,他目前仍在包括时代星云在内的十余家公司担任股东或高管。时代星云主营业务为锂电储能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产品涵盖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工商业储能等全场景解决方案。这表明黄世霖仍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只是将重心转向了更具潜力的储能赛道。
此次减持套现171亿元,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用途的广泛猜测。业界普遍认为,黄世霖筹集如此庞大的资金,很可能是为了“押宝”储能业务,加码投资以抢占市场先机。当前,储能赛道正处在爆发前夜——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市场需求旺盛,业内甚至出现“缺芯潮”现象。宁德时代自己也指出,储能商业模式日渐成熟,经济性显现,国内外储能需求迎来快速增长。特别是全球AI数据中心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电力需求,光储系统可以作为数据中心的主电源,这为储能市场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黄世霖投资的时代星云已在这一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国落地121座超充站,工商业储能项目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六大洲,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有分析师指出,储能是典型的增量市场,相比已进入存量竞争的动力电池行业,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黄世霖此次大举布局储能赛道,无疑是对这一判断的实践。

尽管黄世霖此次套现规模巨大,但宁德时代的基本面依然稳固。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覆盖全球最广泛的动力与储能客户群体。近年来,公司业绩持续向好,产能饱和,正加速产能扩张力度。在最新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表示,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国内储能产品出货情况将会改善。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此次减持并未动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3.2倍的有效认购倍数充分表明,机构投资者依然看好宁德时代的长期价值。
金融市场从不缺少暴富神话,但像黄世霖这样从工程师成长为千亿级巨富的案例仍属罕见。他的下一个战场——储能产业,正在全球双碳目标下迎来爆发式增长。这笔171亿元的巨资将成为他征战新领域的弹药,也可能改写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格局。如果不够,他账面上还有1000多亿元的剩余持股市值可以动用——这位福建巨富的财富故事,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