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其安全运行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期,韩国核电领域再次因安全事故引发公众对核电安全与监管的深度思考。
文|沈 林
据央视新闻报道,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于19日通报,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在例行停运检修期间发生重水泄漏事故。截至当日中午,累计泄漏量达265公斤,所幸所有泄漏物均被控制在设施内部,未对核电站外围环境造成辐射影响。
该委员会已启动专项调查,重点核查泄漏原因及设备维护记录。月城核电站作为韩国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其4台机组承担着全国5%的电力供给任务,自1982年首台机组投运以来,已累计运行超过40年。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此次事故是月城核电站今年报告的第二起泄漏事件。1月12日,该机组在正常运转时曾发生核废液排放事故,约29吨未经分析的核废液被排放入海。尽管工作人员及时切断泄漏源,且放射性物质含量符合常规排放标准,但事件仍引发环境安全争议。
更早的2024年6月,月城核电站4号机组乏燃料储存池曾出现水位异常下降,推测泄漏量约2.3吨。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HNP)通过紧急切断阀门等措施控制了事态发展,但连续发生的安全事件已严重动摇公众对核电管理的信任。
重水(D₂O)作为核反应堆的关键介质,兼具慢化剂和冷却剂双重功能。其特殊的核物理性能使其成为重水反应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泄漏风险不容忽视。实验数据显示,当生物体内重水浓度超过35%时,将导致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甚至死亡。
尽管本次泄漏的重水本身放射性较低,但运行过程中可能携带的氚等放射性同位素仍构成潜在威胁。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强调,将通过持续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
图片来源:IC
作为全球第六大核电国家,韩国现有25座在运核电站。然而,2011-2012年间的核电腐败丑闻导致事故频发,2013年更出现10座机组同时停机的历史性危机。检察机关调查发现,核电零部件采购领域存在系统性造假链条,涉及供货方、检验机构及审核部门的三方勾结。
政策层面,韩国核电发展经历多次转向。文在寅政府曾推行“脱核电”政策,取消新核电站建设计划;而尹锡悦政府则重启核电扩张,推动装机容量与效率双提升。2025年新当选总统李在明在竞选期间明确提出质疑核安全,主张通过可再生能源满足电力需求,但专家分析认为,受AI时代电力需求激增影响,韩国完全回归抑核路线的可能性较低。
从月城核电站的连续泄漏到政策层面的反复调整,韩国核电产业正面临安全信任与产业转型的双重考验。专家指出,核电站的复杂系统特性决定了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第一财经、中国核工业、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