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合肥明星自动驾驶企业Deepway:11轮融资后冲刺IPO

时间:2025-11-18 11:35:38 来源:投中网 作者:投中网

自动驾驶赛道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2025年11月6日,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同步登陆港股市场,掀起智能驾驶领域资本热潮。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的核心创始团队均带有鲜明的“百度系”标签——小马智行创始人彭军、楼天城与中智行王劲、它石智航李震宇等人均出身百度自动驾驶部门。

在这波上市浪潮中,另一家由百度直接孵化的自动驾驶企业Deepway(深向)也进入IPO冲刺阶段。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新能源重卡及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正向定义”技术路线,在全球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合肥国资深度布局的“黄埔军校”系企业

Deepway的诞生与百度自动驾驶生态密不可分。根据招股书披露,百度作为战略股东持有17.28%股份,并独家授权其基于数千万行源代码进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这种“白盒”模式授权使Deepway能够针对重卡场景进行深度优化,例如过弯防甩尾控制、长距离巡航节能等专项技术。

企业创始团队呈现强技术基因:CEO万钧拥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背景,2012年创立中国最大卡车金融企业狮桥集团;CTO田山曾任百度商用车自动驾驶业务负责人。这种技术+产业的组合,使Deepway在成立初期即获得百度10亿元战略投资狮桥集团后的合资机会。

合肥市政府对这家明星企业展现极大诚意。2023年11月,Deepway总部从北京迁至肥西经开区,从首次接洽到签约仅用2个月。当地政府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为研发人员提供安家落户、子女入学等全方位保障。这种“合肥模式”的产业培育方式,与此前投资蔚来汽车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

技术路径:跳过L3直指L4的破局之道

面对物流行业40%油费、20%-30%人力成本的痛点,Deepway选择“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战略。不同于行业普遍的“油改电”做法,其采用正向设计理念开发新能源重卡,整车架构完全围绕电动化需求重构。

在自动驾驶技术路线选择上,万钧团队算过经济账:L3系统增加的十几万元硬件成本,因仍需司机随时接管而无法节省人力,投入产出比失衡。因此公司聚焦L2辅助驾驶降本与L4无人驾驶终极目标,开发出“天玑·雁行”智能编队运输系统。该系统通过车车通信实现多车协同,在高速场景可降低30%能耗。

技术突破带来市场认可。截至2025年上半年,Deepway累计交付6400台新能源重卡,服务311家客户,营收达15.06亿元同比增长97.6%。按2024年销量计算,其在全球正向定义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11轮融资背后的资本图谱

资本市场的持续输血支撑了技术研发投入。招股书显示,Deepway在5年内完成11轮融资,累计金额19.6亿元。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除百度外,还包括魏桥集团、启明创投、联想创投等20余家机构,以及安徽省、市、县三级国资平台。

2024年12月的B轮融资中,中安资本、普华资本领投7.5亿元,合肥产投、肥西产投等地方国资跟投。这种省、市、县三级联动投资模式,既体现对智能重卡赛道的战略重视,也延续了合肥“以投带引”的产业培育经验。在最后一轮Pre-IPO融资中,公司估值已超54亿元。

出海战略与盈利挑战并存

面对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爆发式增长(2025年前9月销量达11.96万辆),Deepway同步推进全球化布局。目前已在新加坡、阿联酋等12个国家建立销售网络,并成立独立国际贸易公司。万钧设定明确目标:2028年海外销量占比超50%,2030年突破60%。

但快速扩张带来财务压力。2022-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17.02亿元,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为改善状况,其正在湖州建设三电智慧工厂,预计投产后可支持年产5万台车辆,通过自研自产降低六成制造成本。

灼识咨询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将达53.5%,市场规模突破2558亿元。若Deepway成功上市,不仅将成为“港股智能驾驶重卡第一股”,更可能复制蔚来汽车在合肥的成长轨迹,为地方国资培育下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