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金融领域的浪潮中,共享单车巨头哈啰也未能免俗。然而,近期哈啰金融因“无证狂奔”及暗藏套路而引发广泛关注,其金融业务的合规性与用户权益保护问题成为舆论焦点。
近段时间,哈啰金融在短剧平台上的大规模广告投放引发用户不满。短剧观众若想解锁新剧集,必须先观看“哈啰臻有钱”的贷款广告。广告中“最高可借200000元”“最快30秒到账”“综合年化利率10.8%-36%”等宣传语反复出现,令用户不堪其扰。尽管短剧平台流量大、转化率高,但合作成本高昂——按市场行情,网贷机构每获取一个有效客户需向平台支付2000元费用。高昂的获客成本迫使机构通过提高利率来覆盖成本,这无疑加重了借款人的负担。
2019年,哈啰上线“臻有钱”助贷平台,正式进军金融领域。凭借8亿注册用户的庞大流量池,其金融业务迅速扩张,目前业务规模已达400亿元。然而,在业务快速扩张的背后,哈啰金融的合规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据不完全统计,哈啰金融的合作方包括16家融资担保机构、七八十家第三方机构,以及中原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15家消费金融公司,还有浙商银行、新网银行等十余家银行。然而,截至2025年10月1日《助贷新规》正式实施前,哈啰始终未能取得网络小贷、消费金融等核心牌照,仅持有融资担保牌照的现状,使其只能以导流模式依附于持牌机构生存。

新规的实施对哈啰金融的商业模式构成直接冲击。新规要求将担保费等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并明确综合融资成本区间。这一规定将直接打击哈啰通过分离各项费用来维持表面低利率的套路。例如,浙江的黄先生在哈啰金融“臻有钱”借款14500元后发现,除合同约定的6%年利率外,还需支付1392.08元担保费和1111.08元融资咨询服务费,实际综合年化成本高达22.98%。
更隐蔽的套路在于会员费设计。哈啰金融推出“开通会员可享受23.98%优惠利率”的服务,但开通入口隐藏在小字提示中,极易导致用户默认购买。会员费既不计入公示利率,还存在59元/月与79元/月的双重标准,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
除了高息陷阱与收费套路,哈啰金融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暴露出其合规意识的缺失。用户在申请贷款时需签署上百份嵌套协议,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会被同步共享给近百家合作机构。公安部相关检测显示,哈啰APP存在“未明示隐私权限”“超范围收集信息”“向第三方提供未匿名化信息”等多项违规行为。
面对监管趋严与用户投诉的双重压力,哈啰金融能否“平稳行驶”仍存悬念。在金融合规与用户权益保护成为行业主旋律的当下,哈啰金融的转型之路注定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