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预测:光伏行业背接触技术或成未来主流

时间:2025-11-18 17:46:33 来源:红星资本局 作者: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11月18日消息,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全球光伏领域的权威专家、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接受了红星资本局等媒体的专访,就光伏行业的未来技术走向发表了重要观点。

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产能过剩、市场扩张放缓的调整期,行业“反内卷”行动正在稳步推进,下一代技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光伏产业正经历从P型电池向N型电池的技术迭代,其中,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BC(背接触)、HJT(异质结)三大技术路线成为当前的主流选择。

当被问及哪一种技术路线可能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时,马丁·格林表示,他难以从这些技术路线中单独选出某一种,因为它们各自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他强调,未来技术将不断朝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这是行业进步的必然趋势。

马丁·格林进一步指出,背接触技术,无论是全背接触、异质结接触还是这两种技术的组合,都能提供最高的效率。他认为,在TOPCon技术之后,下一个重大技术转变可能会是HBC、TBC或HTBC等背接触相关技术。这些技术有望成为光伏行业未来的主流方向。


马丁·格林(图片来源:网络)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除了背接触技术外,晶硅-钙钛矿叠层技术也备受行业关注。这种技术结合了晶硅和钙钛矿的优势,理论上能够实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然而,马丁·格林表示,晶硅-钙钛矿叠层技术虽然效率非常高,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稳定性问题。晶硅的稳定性比较强,但钙钛矿不太稳定,两者的配置不算太完美。他预计,我们可能会在未来五年解决钙钛矿的稳定性问题,但也有可能永远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晶硅-钙钛矿叠层技术投入量产的时间节点,马丁·格林表示无法准确预测。他认为,这取决于稳定性问题的解决进度,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只有等稳定性问题得到解决后,该技术才有可能实现量产。

另外,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核聚变能源是人类的“终极梦想”,有望实现能源自由。然而,马丁·格林对此表示谨慎乐观。他指出,尽管核聚变被视为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技术,但仍存在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材料耐久性、辐射防护等。因此,核聚变能源要实现商业化应用还需要很长时间。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何先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