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国民营经济领域迎来了一股引人注目的回归潮,多位标志性民企大佬相继在国内公开亮相,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也折射出企业家们对于国内发展环境的信心与期待。
11月3日至5日,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在香港盛大举行。在这场汇聚全球金融精英的盛会上,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的现身尤为引人注目。他不仅作为主持人参与了以“能源变革中的另类投资”为主题的圆桌对话,还与TPG联合创始合伙人兼执行董事长吉姆·科尔特等嘉宾就当下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沈南鹏连续第四年参加该论坛,足见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视与投入。
回顾去年,11月18日至20日,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沈南鹏同样担任主持人,在一场以“影响私募市场的趋势”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与多位私募投资领域的重磅级人物进行了精彩对话。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作为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的官方论坛,其规格之高、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亲临现场并致辞,而今年何立峰副总理则通过视频方式发表了致辞。此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在峰会上致辞,他明确表示香港未来几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之一,这无疑为香港乃至中国的金融市场注入了强劲信心。
除了沈南鹏之外,另一位备受瞩目的民企大佬张一鸣也近期在国内露面。10月10日,知春创新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张一鸣现身上海,出席了知春创新中心的开业仪式。这是张一鸣自2021年5月“退休”后非常罕见的在国内公开露面,也是继马云、刘强东之后,又一位在沉寂许久后“复出”的互联网民企大佬。此前,关于张一鸣的种种传闻甚嚣尘上,甚至有消息称他已加入新加坡国籍。然而,“抖音黑板报”头条号随即辟谣称该消息为不实信息。如今,张一鸣的国内露面无疑让这些谣言不攻自破。有媒体报道称,在此之前,尽管张一鸣常驻新加坡,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频繁往返于中国和新加坡之间,每月都会参加一次“Seed”核心技术团队的复盘和讨论会。
比张一鸣更早在国内露面的是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去年10月12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张磊和跨国企业家、海外投资人代表。照片中,身穿淡蓝色衬衫的张磊喜笑颜开,身体微倾地坐在陈吉宁书记的右侧。这是张磊沉寂两年多以来首次与官员公开互动。尽管之后张磊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机会并不多,但其控制的高瓴资本却继续“重仓中国”。最新披露的投资报告显示,高瓴旗下专注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平台HHLR Advisors在三季度中概股占比仍超九成,继续成为核心配置。其中,百度首次出现在HHLR的投资组合中,并迅速跻身第六大重仓股。
然而,在沈南鹏、张一鸣和张磊等民企大佬回归的同时,仍有部分中国民企执迷于新加坡身份。几年前,由许仰天创立的SHEIN将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文件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SHEIN新加坡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15.82亿美元、309.15亿美元和370.44亿美元。尽管公司总部在新加坡,但SHEIN的生产供应链实际上都在广东,广州希音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才是真正的业务主体。SHEIN新加坡总部通过向广州的服装商家低价采购商品,然后经由美国、英国等地的分销公司进行销售。此前,SHEIN一直努力在纽约和伦敦上市,但因为各种阻力而告吹。许仰天虽然拿到了新加坡护照,却没能换来SHEIN的顺利上市。最近有消息称,SHEIN兜兜转转一大圈后,目前正寻求在香港上市。
对此,东星航空创始人、“前湖北首富”兰世立最近发布视频称,新加坡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且正在失去当初的吸引力,香港才是中国富豪们的“理想王国”。兰世立表示,自己1991年就到了新加坡,最后却以惨不忍睹的方式离开。他坦言:“在新加坡,想赚钱是很难的,房价很高,人工成本更高。”早在2002年,兰世立就加入了新加坡国籍。2005年,他拿到民航总局的批文,创办了东星航空,并一举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同年,兰世立以24亿元身价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70位。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东星集团陷入资金困局,兰世立后来因被红通被新加坡抓捕并送回中国,后被判处无罪并获得国家赔偿。
在一见财经看来,对于很多华人企业家来说,尽管短时间换了身份,但业务主体依然在国内,“中国企业家”的身份标签也不会马上消失。最近几年发生的事情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许仰天拿到新加坡护照,但很多西方国家依然认为SHEIN是“中国企业”;TikTok换上了新加坡籍的CEO周受资,却挡不住美国国会对其“华人身份”的持续质疑。可见,企业营销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民企大佬们的回归不仅是对国内市场的认可与期待,更是对国家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