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山姆2025年销售额突破1200亿,线上到家业务成增长引擎

时间:2025-11-19 04:10:43 来源:商业观察家 作者:商业观察家


交流山姆会员店,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据《商业观察家》报道,截至2025年11月17日(昨日),山姆会员店中国市场2025年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200亿元。这一数据尚未计入2025年剩余的一个半月销售期,但相比2024年全年1005亿元的销售额,已实现约20%的同比增长。若与2024年同期906亿元的累计销售额相比,增幅更是高达32%左右。

在2024年千亿级年销大基数上,山姆中国仍能实现逆势大幅增长,成功突破困扰中国商超零售业多年的“千亿魔咒”(达到千亿年销后业绩下滑)。这一成就背后,山姆中国有着独特的驱动因素。

一、线上到家业务驱动增长,马太效应显现

山姆中国能实现“漂亮”业绩,主要得益于线上到家业务的强势表现。山姆中国通过互联网模式,突破了线下零售的边界,找到了新的增长引擎。

目前,山姆中国线上销售占比已超过50%(2024年为48%左右)。据沃尔玛国际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athryn McLay透露,截至2025年7月31日,山姆中国前置仓数量已达455个。线上业务的强劲增长,成为山姆中国销售额大幅攀升的关键因素。

从全年来看,山姆中国2025年线上业务销售额预计在650亿-700亿元左右,是前置仓生鲜赛道头部玩家小象超市、朴朴超市、叮咚买菜等的一倍左右。这表明,山姆中国的线上销售表现正持续拉大与主要线上竞争者的差距,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那么,为何在一些前置仓生鲜电商销售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以及许多传统商超线上到家销售额退回到3年前水平的情况下,山姆中国的线上到家业务仍能实现大幅增长,并支撑起整体业绩?《商业观察家》认为,核心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低流量成本

山姆中国线上业务的获客流量成本极低,主要得益于其线下门店构建的付费会员体系。这一体系为山姆中国提供了稳定且粘性高的流量盘,无需大投入进行广告、发券、拉新等工作。同时,山姆中国线上业务的营销成本也很低,只需通过定时清仓等方式培养用户线上消费习惯,无需复杂营销手段。

此外,线上到家业务还能“反哺”山姆的会员顾客体系,提升购物便利性和频次,进而支撑起付费会员的续费率表现,形成一个基于会员运营的线上线下闭环。

2. 高客单价

山姆中国采用精选SKU、大包装“批发”售卖的模型,使得客单价显著高于竞争对手。其线下客单价能达到千元,线上到家业务客单价也超过200元。高客单价意味着更高的毛利额,能够覆盖到家配送成本,降低单仓盈利门槛,加速业务扩张。

有市场人士透露:“山姆的单个前置仓只需做到250元的客单价,400个日单量即可盈利。其固定资产投资也很低,每个前置仓约30万元,可折旧多年。运营成本方面,租金、人工、运费、损耗、水电等费用均不高,因此几乎每个前置仓都能实现盈利。”

3. 差异化的商品与爆品能力

山姆中国的商品销售盘中,约40%来自自有品牌,30%来自定制产品,两者合计占比约70%。这些差异化商品只能通过山姆购买,构成了其线上到家业务的“基础能力”。

爆品则直接关系到市场渗透、线上流量成本、消费习惯固化能力以及商品周转效率。高周转代表着盈利能力和护城河,每当零售市场出现周转效率更高的企业与业态时,既有玩家将面临生存压力。山姆中国通过爆品策略,成功提升了商品周转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二、门店外延扩张强劲,支撑业绩高增长

除了线上业务,山姆中国线下门店的外延扩张也是支撑其“漂亮”业绩的重要因素。过去几年,山姆中国每年新增门店数保持在6-7家左右,保持了一定幅度的扩张。

据沃尔玛10月底公开表态,2025年中国市场还将迎来约5家新店开业。以目前已有8家新店开业计算,整个2025年山姆中国将开出11家新店,创历史纪录。截至11月13日,山姆中国已拥有60家门店,其中2025年新开业8家。

受益于中国中产消费群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推动,山姆中国正处于外延扩张的“黄金期”。这一扩张趋势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从宏观层面来看,山姆中国CMO张青曾表示,山姆在中国市场服务的目标用户群是中产家庭用户,规模体量达到7000万。若按15万个中产家庭支撑一家仓储会员店计算,7000万中产家庭的市场容量将能开出466家仓储会员店。目前山姆中国仅拥有60家店,未来仍有较大扩张空间。

当然,这只是“静态理论值”,并未考虑新的竞争因素。当前商超市场涌现出许多新玩家,本土零售商也在加快转型步伐,力图提升商品品质水平与差异化水平,争夺中产家庭用户群。

从微观层面来看,山姆中国能实现历史性的外延扩张水平,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得益于轻资产模型。

山姆中国采用轻资产模型发展,门店物业“只租不买”,仓库商品占用供应商现金流,基于会员制运营能力提升需求预估水平和订货精准性,以及开店成功率。这一模型使得山姆中国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外延扩张。

其次,不缺钱。

此前,沃尔玛出售了其所持的京东股票,所得30多亿美元被市场人士认为将主要用于在中国开设新的山姆会员店。

最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山姆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建立,加上规模效应,增强了其拓店和架设供应链的议价能力,进而降低成本。


三、同店增长,支撑外延扩张

支撑山姆中国能实现“漂亮”业绩的第三个因素是同店增长。根据沃尔玛中国CEO朱晓静上半年的预测,2025年山姆中国年销能超过5亿美元的门店数将从2023年的2家增长到8家。

一些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表示:“即便是山姆中国的尾部店,年销也能达到或快到10亿了。”这显示山姆中国的老店同店销售表现理想,呈正向增长。

只有老店同店正增长才能真正支撑起外延扩张。如果老店同店销售表现下滑,外延扩张的风险将非常大,说明基于当下模型做的外延扩张缺乏市场基础,甚至可能是“虚假”的扩张。

至于未来,在本土零售商快速提升品质商品能力、纷纷转型服务中产家庭用户群的“攻势”之下,山姆中国能否保持同店增长?这可能要看其最新换帅“行动”能否“奏效”。

沃尔玛中国10月底宣布刘鹏担任山姆中国新任总裁,同期宣布杨小梅担任山姆中国采购运营部副总裁。刘鹏和杨小梅均曾服务于天猫国际,刘鹏长时间执掌天猫国际这一中国最大的进口零售平台,杨小梅则担任过天猫国际的美妆负责人(P9)。山姆中国此次人事变动旨在基于进口品做强新供给,实现更高的商品品质、更好的差异化表现、更少的竞争以及更稳定的毛利表现。

这也是整个行业当下的重要发展趋势。《商业观察家》了解到,盒马正在大力谈海外直采,力图去中间化成为海外品牌、海外工厂的中国“总代”。小象超市近期也召开会议传达出下一步重点要做进口品的讯号。看起来,进口品将是下一个“风口”,接下来就要看刘鹏领导下的山姆中国能否继续跑赢了。

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