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收官在即,A股市场在前期反弹后进入4000点附近的震荡整固阶段,市场结构性特征愈发显著。其中,AI算力产业链成为领涨先锋,半导体芯片板块因AI需求激增与国产替代加速,设备及特种材料环节企业股价走出独立行情。面对“AI投资是否过热”“震荡期该坚守成长还是转向低估值”等市场核心关切,嘉实基金李涛明确表示:AI赛道并非短期概念炒作,而是由真实产业需求与业绩兑现支撑的长期趋势;盲目从成长主线转向低估值板块可能错失产业红利,投资者更应关注成长领域内具备技术壁垒、盈利模式清晰的优质企业。
李涛认为,当前A股权益资产的长期价值值得期待,而驱动市场向前的核心引擎,始终是AI产业化掀起的科技浪潮。这轮科技行情与过往存在本质区别:其一,AI作为全球化的史诗级技术革命,不仅重塑人类生产关系,更在生存发展层面带来颠覆性变革。目前产业应用路径已愈发清晰,海外多家AI相关企业营收、利润与市值同步创下历史新高,印证了赛道的长期潜力。
其二,中国企业在本轮AI浪潮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国内已构建起从芯片、大模型到云服务、生态系统的完整产业链。企业不仅能直接受益于产业红利,实现营收利润的快速增长,更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标的。
其三,国内AI相关企业的盈利模式具备扎实支撑。不同于依赖概念炒作的短期行为,其背后是真实的产业需求与业绩兑现,这使赛道的持续性大幅增强。
其四,政策层面的强力护航为产业发展注入信心。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出台,到“十五五”规划明确推动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AI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已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支柱产业方向。
面对市场关于成长风格是否转向的讨论,李涛给出明确判断:支撑成长风格继续领先的市场条件依然坚实。AI产业趋势远未进入尾声,当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基本面整体健康。尽管部分AI细分领域存在估值较高的情况,但成长股的业绩增速有望消化估值压力;而宏观政策超预期变化、AI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虽需警惕,却尚未成为影响主线的核心因素。因此,他建议投资者避免盲目追逐“高切低”的短期热点,反而应聚焦成长主线内部的优质企业——那些具备技术壁垒、业绩确定性强的公司,更有可能在产业红利释放中持续创造价值。
对于普通投资者如何在震荡行情中规避频繁切换赛道、踏错节奏的误区,李涛提出三条核心建议:首先,需牢牢锚定核心主线,避免被短期市场噪音干扰判断,尤其像AI这样的长期产业趋势,不应因短期波动而轻易放弃;其次,要调整投资心态,从追逐短期收益转向着眼中长期趋势,忽略短期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最后,选择适配的投资策略,若看好成长赛道,定投是较为有效的方式,既能淡化择时难度,又能通过均摊买入成本平滑波动,帮助普通投资者更从容地参与到AI这类长期成长主线中。
谈及长期投资理念,李涛表示,“寻找大级别产业趋势,陪伴优秀公司成长”是他坚持十年的初心。在他看来,科技成长不仅是2025年的投资主线,叠加国内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导向,更有望成为未来三至五年的核心投资方向。作为资产管理从业者,他期待能与更多投资者一起伴随中国现代化产业升级的进程,将产业蓬勃发展的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这既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不负投资者托付的使命。
— 证券市场周刊 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