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直播间的喧嚣,没有满减计算的繁琐,2025年的双11显得格外“冷静”。平台叙事与商家经营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流量争夺转向技术驱动与场景融合。第17个双11,天猫以AI化改造、淘宝闪购参战及大消费战略为核心,为品牌增长开辟新赛道。
10月16日,天猫双11发布会在上海举行,预售于10月15日率先启动。与京东(10月9日)、抖音(9月16日)的激进节奏相比,天猫显得更为从容。天猫总裁家洛指出,消费成熟度提升、平台与供给多元化背景下,细分经营与技术能力升级成为关键。“与其在存量市场争夺有限资源,不如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AI化改造:从流量驱动到技术驱动
家洛认为,AI与大消费是品牌高效增长的两大机遇。2025年双11预售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活跃用户数超去年同期。这一成绩背后,是AI技术对用户洞察与商品匹配的深度改造。
以“超级用户”与88VIP为例,平台通过算法升级实现个性化服务。家洛举例:“国庆期间,江浙沪高温,但品牌已上秋冬商品。中国地域广阔,如何让商家精准满足全国消费者需求?”AI技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优化商品推荐逻辑,避免“买了冰箱推冰箱”的单一匹配,转而挖掘用户潜在需求(如露营人群的关联商品推荐)。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透露,AI在淘宝的应用已覆盖三大场景:
以AI推荐为例,系统通过大模型重构推荐逻辑,从“买了什么推什么”转向“用户属于什么人群推什么”。例如,购买煤油炉的用户可能属于露营人群,系统会推荐帐篷、户外装备等关联商品,而非单一重复推送煤油炉。
淘宝闪购:即时零售的万亿增量
如果说AI化改造是站内效率提升,淘宝闪购与大消费战略则是天猫开辟的新增量赛道。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处端提出“三个超级”概念:
品牌对即时零售的布局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3700个品牌、40万个门店接入淘宝闪购,消费者可享受商场同款商品与双11优惠(官方立减、88VIP、品类券)。李宁集团副总裁冯晔认为,即时零售需延伸场景需求,而非价格内卷;欧莱雅中国副总裁Ivy Li指出,演唱会场景下的彩妆即时订单增长,验证了需求挖掘的潜力;添可CEO冷泠则强调,即时零售通过线下服务增强用户黏性。
大消费战略:全场景读懂一个人
处端解释,大消费平台的核心是“全场景读懂一个人”,而非简单的“高频带低频”。对商家而言,这一战略带来两大红利:
走过17年,双11从狂欢走向日常,但变化仍在悄然发生。2025年的双11,天猫通过AI化改造、淘宝闪购与大消费战略,为商家提供更便捷的消费体验与更融合的消费模式。抓住历史机遇,谋求长效增长,或许才是这个双11带给商家的核心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