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261字,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
AI时代,银行业数字金融发展已迈入全新阶段。从“智慧银行”到“AI银行”,技术变革正深刻重塑行业格局。本文基于《2025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核心观点,结合上市银行财报数据与行业实践,解析AI驱动下的银行竞争力重构路径。
本文首发于21金融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 | 李览青
编辑 | 杨希
新媒体运营 | 张舒惠
该报告将于2025年11月22日“第二十届21世纪金融年会”正式发布。据统计,2024年上市银行财报中,“智慧银行”“数智银行”等关键词出现频率显著提升,AI应用从概念落地为业务赋能的核心驱动力。
科技投入规模与结构变化,成为观察银行数字化进程的重要窗口。数据显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科技投入增速放缓:建设银行(-2.36%)、招商银行(-5.49%)、平安银行(-20.07%)等机构出现同比减少现象。这一趋势背后,既有数智化基础设施初步建成的因素,也反映科技资源管理从“规模扩张”转向“精准投放”的战略调整。

在资源管理层面,银行聚焦四大核心要素:
典型案例包括:
人才结构变革是AI时代银行转型的关键变量。2024年财报显示,11家全国性银行科技人员占比普遍提升,且统计口径呈现新趋势——农业银行将“科技与数字化运行管理人员”纳入范畴,反映科技岗位与业务运营的深度融合。

银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主要分为两类:
招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周天虹在2025招银浦江数字金融生态大会上指出:“大模型研发需要从‘业技融合’升级为‘业技共创’,业务部门需深度参与研发全流程,而非仅作为需求提出方。”
AI技术正打破传统竞争格局。在央行2024金融科技发展奖中,青岛银行、湖南银行等中小机构各有2个项目获奖,展现技术驱动下的创新活力。例如:


结语:AI技术不仅重塑银行竞争力,更推动行业进入“精准竞争”时代。未来,科技投入效率、人才结构质量、业技共创深度,将成为决定银行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