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2026年的银行业“开门红”营销战役,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近日,多家银行已提前布局,通过召开动员会议、推出揽储活动等方式,为年终冲刺和明年市场争夺做好充分准备。
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包括恒丰银行、浦发银行合肥分行、华夏银行太原分行等在内的股份制银行,以及珠海农商行、宁波东海银行、稠州银行绍兴分行、北屯国民村镇银行、浙江桐乡民泰村镇银行等在内的中小银行,均已召开2026年“开门红”动员会议。这些银行立足自身定位与优势,聚焦吸纳存款、信贷投放等多项目标,为年终岁尾的收官冲刺以及明年的市场交锋绘制出详细的“作战蓝图”。

图为客户在中国银行江苏连云港核电支行营业大厅办理业务。(资料图,图片由CNSPHOTO提供)
“打好‘开门红’,要奋勇争先,‘谋划早、行动早、抓得早’。”11月2日,在浦发银行合肥分行召开的2026年“开门红”启动会上,该分行行长李跃凯如此表示。会议不仅明确了该行“开门红”目标方案及2026年目标讨论情况,还播放了各经营机构的“开门红”视频,并组织29家经营机构现场签署目标责任书。
恒丰银行也于近日召开2025年三季度工作会议,要求全力冲刺全年收官工作,巩固当前经营成果,摒弃“基数思维”,提前做好“开门红”部署,为明年的发展夯实基础。该行提出,要持续构建符合恒丰禀赋的发展模式,公司金融以策略研究定位主攻客群,以“织网”、大数据驱动识别目标客户,以授信、产品、服务触达客户,制定作战地图推动客户落地。
华夏银行太原分行同样在相关活动中部署了“开门红”相关任务,公司金融板块、零售金融板块均制定了活动方案。相关领导在会上强调,要突出“快”字,抢占先机:在年末冲刺、项目储备及“开门红”布局上,务必反应迅速、行动果断,确保步步领先,掌握发展主动权。
相比之下,中小银行表现更为活跃。11月3日,兴山农商行在对四季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时提出,要统筹兼顾打好“开局起步”预备战,提前谋划2026年业务计划与资源储备。同日,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营分析暨四季度工作推进会,会议特别邀请专业培训师深度解读《晋中开发区农商银行四季度储客及开门红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有多家中小银行“开门红”筹备工作的开展时间较往年大幅提前。比如,10月11日,宁波东海银行在三季度经营会暨“开门红”部署会上,明确“收官攻坚”与“开门布局”双线并进,以“起跑即冲刺”姿态备战2026年开年;10月27日,珠海农商银行召开2025年三季度经营分析会暨2026年开门红动员会,其中提出,要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牢牢把握主阵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圆满达成。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银行“开门红”提前启动,核心是业绩压力持续加剧。一方面,净息差持续收窄压缩利润空间,银行为抢占优质客户与信贷项目,选择提前锁定核心资源;另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行推高揽储难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部分银行旨在通过提前布局抢占市场份额。
为冲刺“开门红”,已有多家银行推出揽储活动。比如,湖北银行近期已推出“存款享好礼”活动,其3年期、2年期、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75%、1.5%、1.4%,9个月和1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为1.4%、1.5%。此外,该行还设置“新户礼”“推荐礼”“晒单礼”:新户存定期1万元以上可兑换米面粮油等礼品;老客户推荐新户成功存款双方均可兑换礼品;客户若出示他行2026年1月1日至3月31日之间到期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截图,即可参与该行的预约存款活动,根据预约金额兑换精美礼品。
又如,交通银行推出“资产提升有好礼”活动,在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客户完成近30天日均资产提升任务,可领取相应40元到600元不等的支付贴金券奖励;再如中国银行一分行推出活动,客户月末金融资产较上月提升1万元至600万元不等,次月可获得6元至300元不等的微信立减金;日照银行一支行推出资产提升活动,符合条件的客户如资产提升档位为1万元至5万元(不含),可领取4000综合积分。如达标更高档位,可领取最高129元微信立减金奖励。
此外,还有银行正在积极筹备“开门红”宣传物资,为后续的营销活动做准备。记者注意到,福建上杭农商行、紫金农商行于近期发布2026年“开门红”宣传品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其中,福建上杭农商行预算金额为92.6500万元,紫金农商行采购品类涵盖粮油、厨房用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
还有银行对员工展开营销培训,提前打磨实战能力,为2026年旺季营销战役做足准备。此前,浙江桐乡民泰村镇银行举办旺季“开门红”专题培训。在其针对定期存款续存的专题培训中,提出三大策略:一是,深耕“银发客群”,实现资金归集。以温情服务与适配产品,有效归集老年客群的养老金、闲置资金,将其转化为稳定的定期存款。二是,聚焦“临界客户”,推动资产盖楼。对资产规模临近提升门槛的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通过精准赋能与交叉营销,助力其资产升级,提升客户价值。三是,紧盯“到期客户”,确保续存提升。建立预提醒机制与专属续存方案,做到提前对接、一户一策,最大限度留住到期资金,并力争实现额度增长。
展望后续,高政扬认为,银行“开门红”亟待从单纯的规模竞赛转向深度价值经营。
首先,要不断优化考核体系,降低单一规模指标的考核权重,或可将客户质量、资产质量等纳入多维评价范围,避免因盲目冲规模引发风险累积,引导业务从“冲量”转向“稳质”。
其次,要深入调研客户真实金融需求,推出差异化、场景化的适配金融产品,实现从一次性销售到长期服务的转变,提升客户黏性与长期利润贡献,摆脱对短期优惠的依赖。
最后,要坚守合规底线,警惕过度营销带来的客户疲劳与监管风险。应持续探索差异化定位,跳出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而转型的核心在于打破“开门红”即短期冲刺的惯性,实现客户黏性提升与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