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波诡云谲的浪潮中,企业跨界转型屡见不鲜。有人屡战屡败深陷泥潭,如向日葵(300111.SZ);也有人破局重生终获硕果,莲花控股(600186.SH)便是后者。这家曾因味精致癌谣言跌入谷底的传统企业,通过布局算力服务实现华丽转身,2024年算力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100倍,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转型样本。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莲花控股实现营收16.21亿元,同比增长32.68%,其中算力服务业务实现营收6927.73万元,同比激增209%。尽管当前算力业务营收占比不足5%,但其204%的复合增长率已形成第二增长曲线,标志着企业正式构建起“消费+科技”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作为中国调味品行业第一股,莲花控股的前身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1998年登陆上交所。凭借成熟的发酵技术和全国市场网络,企业2001年即成为全球最大味精生产基地,产品远销70余个国家和地区。但2002年突如其来的“味精致癌”谣言,叠加内部管理混乱,直接导致2003年首次亏损1.45亿元。
这场危机持续发酵:2010-2018年间累计亏损超20亿元,2018年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28.97%,净资产为负值。尽管期间多次尝试改革,包括更名“莲花健康”、筹划非公开发行等,但多元化战略因与主业关联度低、缺乏实施条件,反而加速了主业衰落。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彼时改革更多是表面功夫,未能解决核心问题。

2019年,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莲花控股重整申请。在民营AMC巨头国厚资产主导下,企业通过土地置换、战略注资、股票转增等组合拳化解约20亿元债务,妥善安置万余名职工。控股股东变更为芜湖莲泰投资,管理层完成换血,为后续改革扫清体制障碍。
治理结构重塑方面,企业推行垂直管理体系,建立“产供销储运”协同机制,打破老国企效率瓶颈。用人机制上实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原则,对核心骨干进行股权激励。2020年即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7429万元,完成重生第一步。
重整后的莲花控股启动“521品牌复兴战略”,明确十四五期间实现营收50亿元、市值200亿元的目标。与此同时,科普博主持续为味精正名,揭示鸡精、蚝油等调味品均含味精成分,而味精本质是粮食发酵产物,所谓致癌、致脱发等说法均无科学依据。舆论反转带动市场复苏,2023年企业营收达21.01亿元,同比增长24.23%;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81.26%。

面对味精市场持续萎缩的现实(2024年市场份额仅1.7%),莲花控股开启二次转型。2023年成立水业公司,推出电解质水、矿泉水等系列产品;2024年进军预制菜赛道,上线“莲花家宴”系列,并通过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但最受瞩目的仍是算力布局。
2023年6月,企业投资1.21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莲花科技,切入智能算力赛道。通过采购330台英伟达H800服务器,在深圳、广州等地部署7个智算中心,提供裸金属服务、云存储等解决方案。尽管面临芯片供应短缺、订单终止等挑战,但2024年算力服务收入仍达8064.34万元,同比增长10447.11%,成为核心增长极。

截至2024年末,企业已完成9地智算中心部署,服务范围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经济圈。自主研发方面取得9项软件著作权和1项发明专利,获得AAA资信、ISO9001质量管理等6项体系认证。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自布局算力以来股价累计上涨超60%,市值突破百亿关口。
从谣言重创到算力逆袭,莲花控股的转型之路印证了传统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的可能性。在“东数西算”政策红利与AI算力需求爆发的双重机遇下,这家老牌国企正以科技为翼,书写新的增长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