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32万亿理财市场迎新格局:中国保险资管协会更名,30家银行理财子入局

时间:2025-11-24 20:53:32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苗苗


图源:图虫创意

11月24日,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已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这一更名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自律管理体系迈入新阶段,3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协会会员,全国32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中仅信银理财和汇华理财尚未入会。

协会更名工作早在今年8月便已启动。当时,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召开会员大会,审议并通过更名议案。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协会已于10月完成工商信息变更,但官网尚未更新相关信息。

<

银行理财市场持续扩容。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三季度)》,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达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2%。这一数据凸显了银行理财在资管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更名将扩大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范围,全面覆盖银行理财与保险资管,推动我国资管行业从分业自律向统一自律框架转型。同时,有助于规范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披露,推动同类业务实施统一标准,强化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从长远看,还将促进银行理财公司与保险资管公司在投资策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协会更名扩容:银行理财子公司全面加入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成立于2014年9月,是由金融监管总局直接领导的全国性金融自律组织,专门履行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自律职能。今年5月,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申请成为协会会员,按计划所有银行理财子公司都将加入。

8月,协会召开会员大会并通过更名议案。11月24日,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天眼查发现,该协会已于10月完成工商信息变更,但官网尚未更新。目前,协会共有561名会员单位,涵盖我国金融市场所有细分领域。其中,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等3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成为会员。

此外,今年4月发布的第二届公开市场投资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已有浦银理财、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民生理财、信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建信理财、光大理财等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成为特别委员。

实际上,银行理财公司早已被纳入协会会员范畴。时代周报记者在协会2023年1月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员管理办法(修订稿)》中查询到,可申请成为单位会员的机构中已包括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更名并吸纳银行理财子公司,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自律管理体系进入全面覆盖银行保险资管机构的新阶段。这一变革顺应了金融监管总局对信托、理财、保险资管等机构实行统一监管的趋势,为制定全行业统一的行为准则与业务标准奠定了组织基础。

武泽伟指出,尽管银行理财与保险资管在资金来源、投资理念和风险文化上存在差异,但通过建立共同的信息披露规范、风险评价体系和产品分类标准,协会将逐步推动行业标准的实质性融合,促进两类机构在互补共赢中实现协同发展。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此前银行理财行业长期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分管,缺乏专属的专业资管自律规范。理财公司加入中国银行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后,将改变这一局面。协会可以承担起畅通金融监管部门与理财公司沟通渠道的“桥梁”作用,既能及时传递监管政策要求,又能收集行业实际诉求,让监管决策更贴合市场实际。

“另一方面,在总局监管文件的基础上,协会可结合银行理财的业务特性,针对性地制定产品登记、投资运作、风险管控、信息披露等细化自律规则,增加规则的颗粒度,减少因规则模糊被监管套利的可能,推动理财业务规范统一。”周毅钦表示。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超32万亿元:市场格局持续优化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产品4.39万只,同比增加10.01%;存续规模32.13万亿元,同比增加9.42%。其中,理财公司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91.13%。

分类型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31.2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14%,较去年同期增加0.05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存续规模为0.83万亿元,占比为2.58%,较去年同期增加0.03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0.07万亿元和0.02万亿元。

资产配置方面,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53%;负债合计2.14万亿元,同比下降2.89%。理财产品杠杆率106.65%,较去年同期减少0.84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余额分别为13.86万亿元、9.45万亿元、4.50万亿元,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40.4%、27.5%、13.1%。

与此同时,理财投资者队伍持续壮大。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9亿个,同比增长12.70%。2025年前三季度,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689亿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通常偏好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策略,而保险资管则因其负债端特性,更注重长期稳定回报及风险管理。在协会整合背景下,银行理财可通过借鉴保险资管在长期资产配置上的经验,尤其是其对宏观经济周期的理解和把握,来提升自身权益投资能力和另类资产配置能力。

武泽伟指出,纳入统一自律管理体系后,规模均超过三十万亿的银行理财与保险资管将在竞争格局上形成更为复杂的互动关系。“短期内,两类机构将基于各自资源禀赋保持差异化竞争,银行理财依托渠道和客户优势,保险资管发挥长期资金管理和另类资产配置专长;长期看,统一规则下的竞合将促使双方拓展能力边界,共同引导长期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同时在养老金融等新兴领域探索更多合作可能,推动整个资管行业向更高效、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