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求职机遇,没想到却是“量身定做的骗局”。近期,多名求职者反映,在前程无忧等招聘平台投递简历后,收到包含个人信息的“精准匹配”offer短信,最终陷入“带薪试训”骗局,被骗取数万元资金。这一新型求职诈骗手段引发广泛关注。
10月4日,王华(化名)携带身份证和被骗证明前往派出所报案。此前,他在前程无忧投递平面设计岗位简历后,收到一条包含姓名和岗位的短信,误以为是真实offer。然而,这场骗局让他不仅失去工作机会,还被骗走8万元。
类似遭遇并非个例。红星资本局接到多位求职者反馈,他们在前程无忧投递简历后,均收到“精准匹配”的offer短信,经历提供邮箱、参与线上试训、投入资金、操作失误、提交解冻资金等流程后,最终被骗取数万元资金。一场围绕求职简历信息的诈骗迷局逐渐浮出水面。
offer短信诱饵:精准信息获取信任
“王华你好,收到你平面设计师的请求,请回复你的邮相(编者注:应为箱)地址,稍后与你交流。”这条包含错别字的短信,因其精准匹配王华的求职信息,成功获取了他的信任。王华回忆道:“我前脚刚在前程无忧上投了平面设计岗位,没多长时间就收到了短信。”
王华提供了邮箱后,收到一份PDF文件,内容包含总分公司介绍、岗位名称及工作内容、薪资结构、入职流程等。文件制作看似正规,提及的公司“速腾聚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江苏鑫乐商务广告有限公司”均能查询到相关信息。然而,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速腾聚创(02498.HK)年报中并未提及对外投资广告公司或涉猎除机器人以外的业务,且与江苏鑫乐商务广告有限公司无股权关联。相关公司电话均否认与招聘信息有关。
“我当时没细想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觉得可能大公司涉猎的领域比较多,事后看有可能是在了解我的工作区域后,随便找了一家附近公司编的招聘信息。”王华表示。
同样的短信内容,张明(化名)和夏沫(化名)也收到过。他们分别投递了档案管理员、环保检测员、物资材料后勤等岗位,短信中的姓名和岗位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做了修改,后续收到的PDF文件内容框架与王华一致,仅对总分公司、岗位名称等介绍内容进行了调整。

王华收到的PDF截图(受访者供图)
线上试训:带薪诱饵下的资金陷阱
offer短信仅是诱饵,真正的骗局在线上试训环节。王华、张明和夏沫收到的PDF文件均提及需进行为期两天的线上试训,才能进入线下面试环节。试训承诺“2天综合收入为300元以上”,并要求下载Moonshot-企业版、NOtion企业版、云端协作内部指定App。
试训第一天,任务为汇总高铁信息。张明表示:“第一天会提供出发地和到达地,汇总高铁信息,按照商务、一等、二等票价排列好,每隔十分钟发送一次任务,做了十几个,当晚就添加我的微信结算了。”王华、夏沫第一天完成高铁信息汇总后,也通过银行卡转账、微信收款码等方式收到了钱。
然而,第二天任务发生变更,需要投入资金才能完成。夏沫回忆道:“第一天完成任务要了微信收款码给了130元,第二天说任务是银行给的,需要给银行钱报名才能继续完成任务,我就直接卸载了App。”
张明、王华参与了第二天的数据分析任务。张明回忆,完成两个高铁汇总任务后,群里开始发布新任务,要求开展数据测试,并提供“佰聆数据”平台网址。最初是扫码进行两笔支付宝公益捐款,合计金额为260元,随后要求在数据平台绑定银行卡进行三组外汇期货买卖,金额从100元逐步增加到5000元。红星资本局拨打佰聆数据电话,截至发稿,暂无人接听。
三组测试完成后,群里自称数据分析师的人表示,操作失误需要在线下指定地点交3万元解冻后才能提现。张明根据指示,将3万元现金放在郑州中原区科学大道的一个共享电动车车筐里,但并未见到对接人。完成交易后,数据平台显示了对应余额,但提现时又被告知银行卡填写错误,需要5万元解冻。张明又在指定小红书店铺“大金网游的店”充值了5万元Q币,但该店铺随后下架。充值完Q币后,数据平台系统显示“风控还请联系上级”,数据分析师再度要求花10万元线下交易才能提现。张明察觉被骗后停止交易,随后数据平台网址无法进入。

受访者供图
王华也有类似经历。在三组数据测试完成后,群里自称数据分析师的人表示,有人操作失误,让群成员通过现金或购买购物卡的方式花3万元修复数据,并承诺“修复数据收益提成40%”。经过几轮资金投入,王华最终被骗8万元,张明投入金额达10万元。两人分别在当地派出所报案,张明的案件已进入立案阶段。红星资本局拨打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刑事侦查大队电话获取案件最新进展,相关人员表示,具体需和办案民警联系,但拨打办案民警电话无人接听。

受访者供图
警惕陷阱:平台责任与求职者防护
求职者认为,是前程无忧泄露了简历信息,导致其受骗。王华表示:“一直觉得前程无忧上的企业比较正规,我也就相信了这个offer短信,才有了后面的受骗经历。”夏沫也认为,是平台泄露信息导致其差点被骗。
据了解,前程无忧成立于1998年,曾于2004年9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022年上半年,前程无忧宣布私有化退市,今年上半年有消息称计划赴港上市。对此,前程无忧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消息会发布公告。”
对于求职者反馈在平台投递简历后短时间内收到诈骗短信的问题,前程无忧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年新型求职诈骗逐渐增多,平台已成立风控部门,不断升级风控策略与技术能力。对于注册企业平台会进行严格资质审核,定期集中清理违规企业并纳入黑名单,未经用户明确授权,平台不会向任何第三方机构或招聘企业泄露、提供用户个人信息,能确保平台内求职全流程监管。
不过,上述负责人表示,不排除有注册企业利用身份套取求职者信息的可能,若脱离平台沟通,平台很难进行监管。因此,建议求职者务必通过平台内完成求职全流程沟通,警惕被引导至平台外交易的行为。
四川致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可欣指出,求职者收到未投递公司的短信,可能涉及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对于投入资金以及支付翻倍资金解冻的行为,涉及诈骗罪等刑事犯罪。诈骗分子作为直接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一方,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前程无忧是否应当承担责任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例如:诈骗分子是否利用合法的公司信息进行注册并依法通过求职者上传到平台的半公开信息与求职者取得联系;或是诈骗分子系通过攻击前程无忧系统等非法途径获得相关信息。前程无忧需要对此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并据此判断其是否存在过错、是否采取了必要措施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等。若前程无忧无法证明自己尽到了相应的安全义务,则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求职者求职时应警惕:任何不需要线下面试、不前往线下培训或入职的工作,都存在极高的入职风险,应当谨慎;任何需要求职者垫付资金、支付资金、进行贷款的工作单位,均存在极高风险,不建议入职,有必要时及时向平台投诉反馈。”徐可欣建议。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李海颜
编辑 余冬梅
审核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