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方案(2025-2026年)政策解读与发展路径

时间:2025-09-28 16:06:14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原标题: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具有资源种类多、产业关联度高、战略价值突出等特点。然而,当前行业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产品供给水平偏低、有效需求挖掘不充分等问题,叠加外部冲击影响加剧,制约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推动行业平稳运行与转型升级。

一、总体要求: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统筹发展与安全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案提出供需两侧协同发力,通过动态平衡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同时,强调资源高效利用、精深加工提质、绿色数字化改造、消费升级与新兴市场培育,统筹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二、主要目标:量化指标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将实现以下目标:

  • 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突破;
  •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 绿色低碳与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碳足迹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三、五大举措:聚焦资源、创新、投资、消费与开放

(一)资源高效利用:强化勘查与循环利用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加强铜、铝、锂等资源调查与勘探,完善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机制。支持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绿色采选冶技术攻关,提高资源回采率与综合利用率。同时,推动废铜、废铝及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建设战略性矿产资源数据平台,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二)产业科技创新:突破高端材料与工艺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需求,推动超高纯金属、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等攻关。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支持中试平台建设,加快材料应用验证与迭代升级。通过标准引领,制定高端装备轻量化材料、高纯金属等标准,修订稀土冶炼能耗限额等强制性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有效投资与转型:绿色化与数字化并进

依法依规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审批,科学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等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电解铝、铜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更新绿色高效设备,淘汰落后工艺。落实数字化转型指南,培育标杆工厂与企业,推广“5G+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有色金属”应用,建设行业大模型。

(四)消费需求拓展:升级大宗消费与培育新兴市场

推动高强铝材、高端铜材在新能源汽车、5G基站等领域应用,扩大镁合金在汽车部件中的使用。支持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协议,稳定供应链。围绕集成电路、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快高纯镓、全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产品验证,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激发市场潜能。

(五)开放合作深化:稳定外贸与提升国际能级

应对国外贸易限制,引导高端新材料合规出口,优化铜、铅等矿产国际合作模式。支持企业参与境外项目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协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产品、技术、标准协同出海。

四、保障措施:政策、组织与监测协同发力

为确保方案落地,提出三方面保障:

  • 组织保障:地方细化目标任务,企业强化引领作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
  • 政策支持: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落实减税降费,支持人才培育;
  • 监测调度:利用大数据分析行业运行,完善产能预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五、政策背景与意义:应对挑战,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7919万吨。但资源保障、高端供给等问题仍存,外部不确定性加剧。《方案》的出台,旨在通过两年行动,统筹增量优化与存量盘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风险,为行业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结语:《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通过系统性政策设计,明确了资源保障、创新驱动、绿色转型、消费升级与开放合作五大路径,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方案的实施,有色金属行业有望在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的同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