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一场海拔5500米的高原烟花秀,将全球户外品牌始祖鸟及其母公司安踏体育推入舆论漩涡。这场本应成为品牌营销典范的艺术项目,最终演变为涉及生态保护、ESG治理与资本市场的系统性危机。
2025年9月19日,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乡的喜马拉雅山脉山脊线上,由始祖鸟赞助、艺术家蔡国强执导的《升龙》艺术项目引发全球关注。一条3000米长的"五彩龙"烟花在雪峰间绽放,这场耗资巨大的营销活动却因生态争议迅速变质。
当烟花的硝烟散去,质疑声浪席卷而来。公众核心关切集中在两点:高海拔生态脆弱区能否承受火药爆破的冲击?宣称使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零下20℃的极端环境中是否有效?社交媒体上#始祖鸟破坏喜马拉雅生态#话题48小时内阅读量突破5亿次,环保组织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烟花残骸散落雪地,引发对品牌环保承诺的集体质疑。
资本市场反应更为剧烈。9月22日港股开盘,安踏体育股价重挫7.2%,单日市值蒸发超80亿港元。美股市场方面,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股价下跌5.82%,创2024年10月上市以来最大跌幅。值得关注的是,安踏刚在8月入选恒生ESG50指数,此次事件使其ESG评级面临下调风险。
来源:百度股市通
第一重:ESG治理体系失效
作为安踏2019年收购的亚玛芬体育旗下核心品牌,始祖鸟此次事件暴露出集团ESG管控的深层漏洞。尽管安踏在标准普尔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中领先94%同业,但子品牌在环境敏感区域的活动缺乏有效风险评估机制。日喀则网信办9月21日成立的专项调查组,以及央视新闻的持续跟进报道,使事件升级为国家级生态保护议题。
品牌危机处理进一步激化矛盾。始祖鸟在致歉声明中将"携手"蔡国强团队改为"赞助"关系,这种文字游戏被网友解读为推卸责任。对比竞争对手Patagonia每年将1%销售额用于生态保护的实际行动,安踏的ESG承诺显得空洞无力。
第二重:品牌转型的定位焦虑
始祖鸟正经历从专业户外装备向"运动奢侈品"的战略转型,这一过程充满矛盾。亚玛芬体育2025年半年报显示,功能性服饰板块营收增速从上年同期的34%降至23%,同店销售增速从26%腰斩至15%。为突破增长瓶颈,品牌采取多项激进措施:
在高端市场,Arc'teryx VEIL等专业品牌构筑技术壁垒;大众市场则面临探路者、凯乐石等本土品牌的性价比冲击。加拿大Norda、挪威Norrøna等国际品牌2024-2025年加速入华,使竞争格局愈发复杂。
第三重:多品牌治理的结构性矛盾
安踏构建的FILA、DESCENTE、KOLONSPORT等15个品牌矩阵,依赖"战略管控+运营自主"模式。这种模式在激发品牌活力方面成效显著,北京SKP始祖鸟门店坪效较收购前暴增420%,但同时也导致管控漏洞:
对比LVMH集团通过中央集权式管控确保品牌调性一致的做法,安踏的治理模式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显得力不从心。此次烟花秀事件正是集团管控与品牌自主权失衡的典型案例。
安踏需要从三个维度重构治理框架:
当喜马拉雅的雪花掩盖了烟花残骸,这场危机留给安踏的不仅是公关挑战,更是对多品牌战略本质的重新思考。在资本市场日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真正的长期主义不在于单次营销的绚烂,而在于对自然永续的敬畏与守护。安踏能否将此次危机转化为治理能力升级的契机,将决定其世界级体育用品集团愿景的成败。
(博望财经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及安踏治理体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