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药行业热议君实生物(688180.SH)是否陷入滞涨困境。尽管股价自2024年9月高位回撤20%,但2025年以来仍累计上涨50%,年内最大涨幅达107.93%,展现出强劲的估值修复动能。这家创新药企正通过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的商业化突破,重塑市场价值认知。
01 拓益®开启持续放量周期
市场对君实生物的价值重估,源于其首款国产PD-1单抗拓益®进入稳定增长通道。2025年上半年,该产品国内销售收入达9.54亿元,同比增长42%,延续2024年全年15.01亿元(同比+66%)的放量态势。作为2018年12月获批的国内首个PD-1抑制剂,拓益®商业化历程充满波折:2019年首年销售额7.74亿元,2020年突破10亿元后,受医保谈判降价影响,2021年跌至4.12亿元,直至2024年才突破2020年峰值。
尽管占据先发优势,拓益®长期面临激烈竞争。恒瑞医药艾瑞卡、百济神州百泽安®、信达生物达伯舒®等后来者迅速抢占市场,2023年百泽安®销售额达38.06亿元,达伯舒®约28亿元,均远超拓益®的9.19亿元。恒瑞医药更是在2019-2021年期间,凭借PD-1产品斩获超40亿元年销售额。
02 研发国际化双轮驱动
为突破重围,君实生物在拓益®上投入巨额研发资源。公司计划总投资66.22亿元用于该产品研发,占其总研发预算的60.99%;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累计投入61.44亿元,占研发总支出的72.87%。这笔重金投入换来12项适应症获批,覆盖黑色素瘤、鼻咽癌、尿路上皮癌等12个癌种,治疗线级从二线延伸至一线,用药方案从单药扩展至联合治疗。
在研管线方面,尿路上皮癌(一线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的补充新药申请已获NMPA受理,另有8个适应症进入关键注册临床。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2023年10月,拓益®鼻咽癌一线治疗方案获FDA批准,随后在东南亚、中东等地相继上市;食管鳞癌一线疗法也在全球多地获批。适应症从早期小癌种向NSCLC等大癌种拓展,治疗阶段从后线向前线推进,市场覆盖从国内延伸至全球,为持续放量奠定基础。
医保准入方面,2025年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累计10项获批适应症进入医保,成为唯一覆盖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PD-1抑制剂。
03 亏损收窄但盈利仍需时日
商业化突破带来财务改善。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君实生物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2.81亿元、4.13亿元,同比减亏43.9%和36.01%;扣非净亏损12.9亿元、4.78亿元,同比减亏43.86%和23.72%。但股价已充分反映减亏预期,短期扭亏仍面临挑战。
公司盈利前景取决于拓益®在国内外市场的持续放量。只有当销售收入全面覆盖研发投入,摆脱对融资输血的依赖,才能真正实现商业化转型。这场关乎创新药企生存的攻坚战,君实生物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