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9973.HK)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首日开盘即上涨11.22%,股价达34.2港元/股,市值接近2000亿港元,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此次IPO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5亿港元,创下2025年内港股市场车企IPO规模之最,其中逾六成资金将投向新能源研发与全球化扩张,彰显其向“创新驱动、全球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引领者”转型的战略决心。
奇瑞汽车的上市,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三巨头”——比亚迪、吉利汽车与奇瑞汽车齐聚港股,形成鼎立格局。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车企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崛起,更预示着技术积累与规模优势正为中国品牌赢得更高国际话语权。
奇瑞汽车上市活动现场
自1997年成立以来,奇瑞汽车始终专注于乘用车领域,构建了覆盖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旗下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全面覆盖大众、中高端及豪华细分市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在全球汽车产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奇瑞汽车凭借均衡且强劲的增长表现,成为港股市场中稀缺的“全球化车企”标的。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奇瑞汽车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在2024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国内销量及海外销量均增长超过25%的企业。其“燃油+新能源、国内+海外”的四赛道增长模式,提供了极强的抗周期和抗风险能力。
出口方面,奇瑞汽车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榜首。2024年,其出口销量达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占全国汽车出口量的近1/5。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奇瑞汽车的全球市场渗透力,更凸显了其作为中国品牌国际化标杆的地位。
奇瑞汽车出海车辆整装待发
奇瑞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不仅体现在销售网络上,更深入到本地化运营中。公司在德国、西班牙、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地设立研发机构,拥有超过1000家海外经销商和数千个销售网点,业务遍及亚洲(中国除外)、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2024年,奇瑞汽车在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的销量均排名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第一,在北美和亚洲(中国除外)的销量排名第二。海外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达37.4%,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招股书显示,2024年奇瑞汽车全球销量突破229.5万辆,同比大增49.4%,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榜首。在中国市场,其乘用车销量增长56%,新能源汽车销量暴增277.3%,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增速均排名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第一。
招股书数据显示,奇瑞汽车近年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22年到2024年,公司营收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增长率高达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7.1%。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业绩增速,均居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前列。
更让市场惊喜的是奇瑞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超预期转型。2024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7.4%,在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排名第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爆发性增长标志着奇瑞汽车已成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新能源车收入贡献度持续提升,2022年至2024年,新能源车营收占比分别为13.2%、4.9%、21.9%,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27.3%。
转型成功得益于公司前瞻性的多品牌新能源矩阵布局。面向年轻用户的iCAR品牌首年销量即突破6万辆;定位高端的星途品牌旗下星纪元ET获权威“高质量增程”认证;与科技巨头合作的智界品牌,其R7车型在2025年1月登顶中国纯电中大型SUV销量榜。这些成果印证了奇瑞从传统燃油车强者向新能源领域有力竞争者的成功转型,“油电并举”战略成效显著。
奇瑞汽车部分车型
此次IPO,奇瑞汽车的资金用途清晰指向高潜力领域。根据规划,募集资金的约60%(约50.6亿港元)将重点投向研发领域,其中35%用于研发新车型以扩大产品组合,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旨在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另有20%的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巩固其作为中国全球化标杆车企的优势。此外,10%将用于提升安徽芜湖生产设施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优化供应链与生产效率;剩余1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奇瑞汽车此次IPO恰逢其时。其展现出的高成长性财务数据、超预期的新能源转型速度、连续22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清晰战略规划,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具吸引力的投资蓝图。在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浪潮中,奇瑞汽车(股票代码:9973.HK)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释放其增长潜力。(谭欣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