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财帝
近日,上海学生午餐领域迎来了一则消息——光明集团接手绿捷公司。然而,这一变动并未完全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何上海校园餐问题频发?
回想起口罩时期,上海某学校配餐中出现的发臭虾仁炒蛋,令人触目惊心。文明的上海,为何在校园餐这一基本民生问题上屡屡失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名为张氏兄妹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大哥张国华,掌管着上海500多家学校的午餐供应,每天配餐规模高达50万份。他的公司绿捷,不仅在校园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还投资了一家名为品测的公司,负责检查上海教育机构的食品安全质量。更令人惊讶的是,绿捷还是市卫健委的服务商。
而品测的实控人张美华,正是张国华的妹妹。至此,张氏兄妹几乎掌控了上海滩校园餐的生命线。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盒盒发臭的虾仁能在上海校园大行其道,为何校方只能发出45个字的傲慢道歉,为何校园餐长年累月难吃,为何学生被禁止自带午餐。
张氏兄妹能在上海吃下如此大的蛋糕,背后到底谁在支持他们?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链?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关乎社会的良心与未来。
有网友质疑:我们都登月了,为何做不好一份校园餐?中国生产了全球最多的机器人,为何连学生的午餐都保障不了?校园,本应是教书育人的净土,而非生意场或权力寻租的游乐场。它必须回归教育的初心,让每一顿校园餐都干净、营养。
因此,我呼吁监管机构继续严查张氏兄妹,严查其钱财流向,严查背后是否有保护势力或保护伞。如果有,请一查到底,还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用餐环境。
这条信息可能面临限流风险,但为了学生的健康,为了社会的未来,我恳请各位多多支持、转发,并留下宝贵的评论。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净土,让校园餐回归其应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