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本文字数:156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烂尾楼处置领域,正迎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探索。随着全国“保交楼”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各类创新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其中,广州黄埔区推出的烂尾楼房票方案引发广泛关注,为破解烂尾楼困局提供了全新思路。
此次试点针对的是升龙集团在黄埔区开发的“升龙学府上城”项目。该项目自2022年停工以来,200余户业主陷入交房无望的困境。9月末,这些业主陆续领到与原购房款等额的房票,可在政府指定的十余个“保交楼”政策房源清单中重新选房。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烂尾楼处置从传统的资金注入模式,转向市场化重组的新阶段。
根据方案细则,业主可凭原购房总价(含首付、贷款本金及利息)获得房票,使用期限至2025年12月30日。选房时若房票金额不足,需补足差价;若房票金额超出,多余部分不退现金,须全部用于购房。政策房源以地方国企开发的地产项目为主,确保了房源的可靠性和品质。
这一方案的创新性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它为购房者提供了“购买力解套”的通道。作为烂尾楼事件的无辜受害者,购房者得以从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中解脱,重塑市场购买力。这遵循了“无过错者不应受罚”的责权利对等原则,体现了政策设计的人文关怀。
其次,房票方案实现了购房者债权的集中化整合。通过等价有偿原则,地方国企从购房者手中获得烂尾楼项目的第三方债权,形成了对等的债权人主体。这种模式降低了重组成本和复杂度,加速了不良资产重组进程,为烂尾楼项目理顺债权债务关系提供了有效路径。
从市场层面看,房票方案具有显著的盘活效应。它不仅激活了当地房地产存量市场,推动楼市去化,还有效盘活了国企的存量资产。通过将不动产进行数字化转换,房票实现了购房者购买力向新项目的无缝移植,且交易成本极低,堪称“零摩擦”的市场重构。
当前,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买方市场下,购房者的偏好、购买力和满意度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盘活个人资产负债表,激活市场购买力,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烂尾楼房票方案之所以备受关注,正是因为它为个人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提供了有益探索,真正激活了市场存量购买力,让购房者需求成为市场交易导向。
这一方案的设计极具现实针对性。它立足烂尾楼处置的现实困局,在购房者、开发商、地方政府等利益主体间找到了次优解,通过交易机制设计降低了各方利益净损失。其可复制性为全国烂尾楼处置提供了宝贵经验,尤其在“保交楼”深水区,各地都存在类似的处置诉求。
烂尾楼房票方案的出现,犹如为“保交楼”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它让最优质的购买力资源从烂尾楼的不良资产中解脱,在市场循环中焕发新生。这种变废为宝、以人为本的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当前难题,更为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望未来,期待这一破局样本能在更多地区推广,解放受困的市场购买力,加速房地产不良资产处置,开启一场吐旧纳新的健康之旅。正如古语所言:“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烂尾楼房票方案,正是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活力的“春风”。
更多最新消息:
微信编辑 | 七三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专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
(注:我们会对线索进行核实。您的隐私将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