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创新药:群星闪耀,行业迎来历史性跨越

时间:2025-10-15 15:07:11 来源:市值Observation 作者:市值Observation



文丨泰罗

2025年10月15日,中国创新药概念股迎来集体上涨行情。广生堂、舒泰神、博腾股份、华海药业、美迪西、康华生物等一批创新药企股价纷纷上扬,标志着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政策东风劲吹,创新药迎来黄金发展期

政策环境宽松成为本轮创新药行情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创新药纳入重点发展领域,2025年进一步细化支持措施,涵盖行业规范、资金扶持、发展方向等多个维度。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医保丙类目录的即将发布,这意味着创新药将获得增量支付支持,行业支付能力将大幅提升。

国内政策托底的同时,海外业务拓展(BD)为创新药企打开了成长天花板。华福证券数据显示,2020-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飙升至523亿美元,首付款金额从6亿美元增至41亿美元。2025年开年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三生制药60亿美元辉瑞大单、BioNTech111亿美元收购普米斯BNT327等重磅交易频现。

ASCO会议见证中国医药崛起

在刚刚落幕的2025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中国医药创新实力得到全球认可。本届会议共有73项中国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创历史新高。在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中国贡献了184项研究中的89项,占比48.4%;双特异性抗体领域,中国发布34项研究,占比49%。全球54项延迟公布摘要(LBA)中,11项由中国团队领衔完成。这一数据与10年前ASCO会议上中国仅1项口头报告、LBA项目为零形成鲜明对比。

研发管线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15年中国原研创新药研发管线仅124条,2024年已增至704条,位居全球第一。自研进入临床的FIC(全球首创)创新药从2015年的9个增至2024年的120个,全球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30%以上。

技术优势与市场机遇共振

中国创新药企的崛起并非偶然。本土Biotech企业以美国1/3至1/5的研发成本,实现了更快的研发速度。在细胞疗法、ADC、双抗等技术领域,中国在研管线数量全球第一,716个赛道研发进度领先。这种成本优势和技术积累,使中国药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与此同时,跨国药企(MNC)正面临专利悬崖挑战。据预测,到2037年全球将有27款2024年销售额超4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专利到期,默沙东、诺华、阿斯利康等巨头急需补充研发管线。这为中国创新药企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24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占全球30%,2025年初至今已升至40%以上,通过License-out模式实现技术价值全球化兑现。

长期价值凸显,行业前景光明

从投资角度看,创新药行业的长期价值正在显现。华福证券测算,2020-2025年中国授权项目预计带来82亿美元净利润,按10倍PE计算潜在市值增量达817亿美元。尽管短期市场存在波动,但优质创新药企的估值中枢将持续抬升。

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已经到来。医药板块曾是资本市场近五年表现最差的板块之一,但种种迹象表明,它可能成为未来五年最具潜力的板块之一。中国创新药企正以技术突破和全球化为双翼,开启属于中国医药的新纪元。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