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联储本周即将公布关键利率决议前夕,国内债券市场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随着8月宏观经济数据正式落地,数据整体表现弱于预期,市场对‘稳增长’增量政策的预期持续升温,推动10年期国债期货市场连续五个交易日收涨。与此同时,‘央行重启买债’预期与上证指数突破关键点位成为观察债市趋势变化的重要信号。
债市五连阳:增量政策预期主导市场
9月17日,国内债券期货市场呈现低开高走态势,30年期、10年期等全期限国债合约全线上涨。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2512合约连续五日上涨,收盘报108.15元,涨幅0.13%。同期,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约1.5个基点至1.765%,较9月10日高点1.815%明显回落;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则下滑至2.055%,较9月11日高点2.110%显著下降。
南华期货研究院高翔指出,当前可能是股债逻辑回归基本面的关键时刻。8月数据落地后,经济潜藏的二次回落风险可能促使政策重心重回稳增长。后续需密切关注9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及国新办发布会等宏观预期沟通窗口。稳增长政策重心的调整或将进一步打开货币政策想象空间,意味着更广阔的利率下行空间。
经济数据偏弱:四季度政策加力预期升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经济延续7月放缓态势:工业生产受外需承压与内需偏弱双重影响增速放缓;消费市场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投资增速全面下滑,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均现回落,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矛盾。
财信研究院伍超明团队认为,受高基数效应、关税不确定性及政策效应退坡叠加影响,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仍存。要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仍需政策加力聚焦稳投资、促消费,不排除四季度出台增量政策的可能。
浙商证券研究所覃汉强调,基本面数据对债券市场的锚定作用更为显著。当前环境下,偏弱的基本面虽难以直接催化债市上涨,但可框定国债收益率上行区间。若基本面数据无显著方向性变化,债市整体大跌风险可控,1.80%以上的10年期国债仍具投资性价比。
央行重启买债引热议:操作时点成关键变量
‘打破债市僵局的关键变量,或是央行重启买债。’华西证券研究所刘郁认为,相比降准降息等‘一次性呵护’,可持续执行的央行买债对债市构成更大利好,更易推动利率重回下行通道。但操作时点仍难判断,以此为信号进行右侧大仓位操作或更稳妥。
目前,央行已连续8个月暂停国债买卖操作。今年1月,因国债市场供不应求加剧,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6%历史低位,央行于1月10日宣布阶段性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以避免影响投资者配置需求。
私募万柏基金指出,当前股债情绪波动较大且机构需求趋弱,为稳定债券价格、防范理财资金大规模赎回引发的负反馈,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概率上升。此外,美联储9月降息在即,中美利差收窄、汇率压力减轻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总量工具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不过,市场分歧依然存在。国泰海通研究所唐元懋认为,从货币政策导向看,后续央行呵护主要集中于中短端,对超长端影响有限。尽管近期市场对买卖国债的讨论升温,但三季度立即重启的概率不大,且后续主要买入中短债种概率较高。目前货币政策对债市定价的影响较为中性,央行姿态更多是维护银行间流动性平稳。
股债‘跷跷板’效应:A股走势成债市关键变量
‘本轮债市调整的核心因素不在货币政策,而在于股债性价比和‘跷跷板’效应。’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在研报中指出,7月以来股市加速上行,部分保险、混合类产品调仓或赎回债基,叠加低票息保护不足,投资者心态不稳导致债券抛售压力上升。债市转机需等待基本面、股市出现趋势性变化,央行买债等操作有助于改善供求关系、影响曲线形态,但不宜夸大其影响。
建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郭强认为,中期来看,若A股能带动基本面超预期回暖,则需重新考虑债券收益率方向。若A股短期维持超预期走势,且主要股指(如沪指)接连突破3900点、4000点甚至4100点,则股市对债市仍有明显压制效应,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8%概率较大。但若A股高位震荡,债券将回归经济基本面,四季度债市或现小牛市行情。
回顾2014-2015年行情,郭强指出牛市对消费和信贷数据的提振效应显著。若本轮牛市能扭转当前较弱的消费和信贷数据,尤其是居民收入预期,则收益率可能因基本面改善而继续上行,整个市场降息周期也可能因此结束。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赵燕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