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系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本文根据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博士2025年9月15日电话会议内容整理,系统解析本轮资本市场行情的核心逻辑、演进路径及当前阶段特征。
本轮市场行情的底层逻辑可归纳为三大支柱:百年变局下的全球化破局、金融改革带来的资本市场定位提升、对美战略调整引发的风险偏好变化。三大支柱的稳定性决定行情走向。
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外部市场拓展。过去三十年,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三重动力推动中国形成全球34%的工业产值,但当前三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城镇化率达67%后增速放缓,工业投资转向存量升级,逆全球化趋势冲击海外需求。历史经验表明,英美均通过全球化实现产能匹配,中国需进一步推动全球化以突破增长瓶颈。
具体表现为三大路径:
西方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实为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政经秩序话语权争夺决定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判断。作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中国倡导的开放秩序终将实现,为A股提供信心支撑。
二十大以来金融改革凸显资本市场重要性。202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证监会从直属事业单位升格为直属机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资本市场定位提升始于顶层设计,而非市场普遍认为的“924行情”,政策延续性为行情提供制度保障。
2024年四季度以来,中国采取更积极主动的对美战略。六代机研发、四川舰亮相等国防实力展示,以及对等关税反制措施,配合媒体对“卡脖子”技术突破的充分报道,显著提升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反映为市场估值修复。
本轮行情将呈现“先估值、后盈利”的两阶段特征:
市场围绕“全球政经秩序话语权竞争结果”形成三条主线:
当市场形成中国引领全球化深化发展的共识后,行情将转向基本面兑现。房地产需求将考虑全球客群,金融板块跨境业务需求增长,市场热点呈现“百花齐放”特征。
从五方面看,市场仍处于估值驱动阶段初期:
数据来源:Bloomberg
数据来源:聚源
数据来源:聚源
本轮行情的三大支柱未发生系统性变化,底层逻辑稳固。当前处于估值驱动阶段初期,硬实力、科技反卡脖子、制造业出海为三大主线。市场估值合理、增量资金潜力大,系统性风险可控。需关注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及全球经济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