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股价短期是市场情绪的'投票器',但长期必然回归企业内在价值的'称重机'。当恶意做空遭遇战略转型成果,这场资本市场的攻防战正揭示中国电算龙头的真实价值。
2025年9月16日,港股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在基本面毫无利空的情况下,山高控股(00412.HK)股价遭遇集中抛售,10-11点间单小时成交量激增,程序化交易与恐慌性抛盘形成踩踏效应。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做空手法,与今年以来外资机构针对中资企业的做空路径高度吻合:
面对突袭,山高控股管理层当晚21:30火速发布公告,宣布启动1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这一举措不仅展现对'绿电+算力'战略的坚定信心,更直接回击了做空势力的恶意操作。次日股价放量大涨17.37%,市场用真金白银验证了企业价值。
这场风波背后,是市场对山高控股战略转型的认知偏差。自2021年起,依托世界500强山东高速集团的资源优势,公司开启前瞻性布局:
通过'电算一体'生态闭环,公司成功解决两大行业痛点:
行业痛点 | 传统解决方案 | 山高控股创新模式 |
---|---|---|
算力成本高企(电费占比50%-60%) | 依赖公共电网 | 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建设风光发电基地,实现绿电就近供给 |
绿电消纳困难(弃风弃光率超15%) | 远距离传输损耗 | 配套建设数据中心,将波动性能源转化为稳定算力需求 |
这种模式使山高控股成为极少数能同时解决'电力成本'、'能耗指标'、'算力搭建'三大痛点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验证战略成效:实现营业收入25.03亿元,净利润4.76亿元同比激增512%,新兴产业资产占比达77%,贡献96%营业收入。
当前市场对山高控股的认知存在三大误区:
事实是,公司正站在AI算力革命的风口:
正如巴菲特所言:'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1亿美元回购计划不仅是反击做空的利器,更是开启AI算力新纪元的宣言。对于理性投资者,这场风波恰是深度布局中国电算龙头的黄金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