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北京稻香村石艳:百年老字号如何以创新焕发新生机

时间:2025-09-17 18:04:59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中秋佳节将至,月饼、糕点等节礼产品迎来销售高峰。在当下中西式糕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北京稻香村正通过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与门店升级,以数字化工具和跨界联名提升消费体验,成功触达不同年龄层客群。9月15日,中国商报记者专访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石艳,揭秘这家百年老字号“逆龄”生长的创新密码。



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石艳。(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守正创新:老字号的“变”与“不变”

中国商报:当前市场环境下,北京稻香村创新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市场变化如何影响创新策略?

石艳:创新需求源于内外部双重驱动。外部因素是消费趋势与顾客心理的转变,个性化、互动型需求显著增长;内部则源于企业“二次创业”的持续追求,从产品、渠道到营销,全方位推进自我革新。我们始终秉持“从零开始”的心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一店一策”门店升级、新子品牌“零号店”打造及品牌视觉升级等举措,回应市场变化。

中国商报:北京稻香村在产品口味创新上有哪些尝试?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

在产品结构上,我们在原有糕点、主食、面包等品类基础上,于部分门店拓展现烤糕点,零号店更推出文创与体验内容。例如,面包品类新增枣花面包等新式调理型产品,西点项目差异化产品占比将超50%。手工与机械化生产各占一半,但部分产品如五仁月饼、双黄莲蓉月饼等,仍坚持纯手工制作,以保留颗粒感、酥皮层次等独特风味。零号店“九宫格”点心盒的推出,正是对礼品观念转变的回应——精致小份装取代传统大份量,满足细分市场需求。

跨界融合:老字号的“破圈”之道

中国商报:稻香村近年联名活动频繁,如何构思跨界合作?希望触达哪些新客群?

石艳:我们与故宫、《国家宝藏》、六必居等品牌联名,推出定制月饼等产品,前提是品牌调性契合、产品高度融合,且传播效果具有延展性。通过“零号店”等不同门店类型覆盖多元客群,如零号店90%以上顾客为年轻人,传统门店则以老年顾客为主。联名活动旨在触达细分客群,拓展品牌可能性。

中国商报:老字号如何赢得年轻人喜爱?能否分享具体案例?

石艳:稻香村以“好吃、好玩”为核心,实施“一店一策”策略。例如,工厂店展示食品生产过程,零号店定位“传统食品文化体验馆”,集现烤烘焙、特色茶饮与文创于一体;“二十四节气”馆将传统糕点与现代文化结合,赋予节气专属口味;隆福寺“零号寻宝馆”则以创新形式呈现传统食器、食礼,吸引大学生、小朋友及国际友人参与体验。

展望未来:老字号的新使命

中国商报:创新过程中,品牌必须坚守的“底线”是什么?

石艳:产品品质是品牌底线。我们通过控制手工产品产量,确保独特口感与情怀传承。目前,门店近50%产品仍采用手工制作,以守住品质核心。

中国商报:未来3-5年,北京稻香村有哪些重点布局?

石艳:我们期望将品牌升级为兼具文化展示功能的北京特色新地标,让消费者在门店沉浸式感受老北京文化与饮食特色。社区店模式将持续强化服务能力,满足周边居民日常需求。线上层面,官方小程序实现线上线下同价,依托200余家门店的“分布式仓储”模式,降低物流成本、缩短配送时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运营,成为品牌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