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A股市场呈现探底回升态势,沪指涨超1%重新站上3900点整数关口,创业板指更以超2%的涨幅领涨三大指数。截至收盘,沪指上涨1.22%,深成指上涨1.73%,创业板指上涨2.36%,市场情绪显著回暖。
板块表现方面,汽车、电网设备、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其中医药板块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即将召开的消息提振,广生堂盘中触及20cm涨停,舒泰神一度涨超16%。而港口航运、光刻机等板块则出现调整。
从个股表现来看,全市场超过4300家股票上涨,显示出较强的赚钱效应。不过,沪深两市成交额仅为2.0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缩量5034亿元,创下9月10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行情中,量能出现阶段低点往往被视为积极信号。历史数据显示,9月10日全市场成交额为20039亿元,次日便迎来大阳线修复;8月4日市场量能仅1.52万亿元,但随后日线走出三连阳。更早的7月、6月和5月,每个月出现阶段地量后,市场均在1-3个交易日后开启新一轮上攻。那么,这一次是否会重演相似的“剧本”呢?
当然,前提是没有新的地量出现。另一方面,自8月下旬以来,大盘向上突破的效率确实有所放缓。截至今天收盘,三大指数中,沪指趋势最为健康,而深指、创指以及科创50距离收复各自的5日、10日线,都还需不少努力。
这表明,短期来看,对沪指贡献较大的部分行业更易受资金关注。不过,今天的情况也在悄然起变化。同花顺数据显示,全天对沪指涨幅贡献居前的个股,不仅有农业银行、紫金矿业等红利股,更出现了工业富联、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昨天遭遇“通杀”的科技龙头。
尾盘阶段,果链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细分(PEEK材料、减速器)等方向涨幅后来居上。另一方面,昨天显著回调的港股科技板块今天也同步企稳,恒生科技指数涨逾2%。场内ETF中,港股科技30ETF(513160)上涨2.35%,收出下影线。据Wind数据,该产品本月前4个交易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累计达1.9亿元。
资料显示,该产品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该指数跟踪可经港股通买卖、从事科技业务并于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之表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快手-W、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等多只科技龙头股,是AI含量非常高的一个港股科技指数。场外投资者还可通过联接基金(A类:024037;C类:024038)一键布局。
综合来看,这是否意味着科技股的剧烈调整已临近尾声?消息面上,今天至本周五,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2025湾芯展”)在深圳举行,包括新凯来在内,多家备受市场关注的公司现身展会。分析认为,该事件或持续为相关板块提供热度和催化。
当然,今天多数交易时间,市场主角还并不是刚刚止跌的科技线,而是经历了大幅调整的医药板块和处于相对低位的大消费。
医药股方面,华福证券指出,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真正具备卓越的临床数据、强大的商业化能力以及成功的出海潜力的公司,将成为未来的赢家。
大消费方面,美容护理、服装家纺等板块涨幅居前。此外,互联网电商、拼多多概念等电商方向也有表现。继日前京东“抢跑”,较2024年提前3天开启2025年“双十一”后,今日,淘宝、天猫也全面启动“双十一购物节”,第一阶段活动于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5日10:00:00开始,预售期也将在14:00开始。国金证券表示,电商大促有可能带来潜在消费需求释放,计划性消费需求增多有望利好货架电商。
此外,今天券商板块的表现也值得关注,全天走出一个“V”字反转。
华泰证券称,重申券商板块战略配置机会:基于政策、资金、业绩和估值等多重因素共振。资本市场正经历自上而下的深刻改革,迈入投融资共同发展新阶段。低利率环境下,机构和居民资金加速向权益市场迁移,持续带来增量资金。伴随市场扩容及活跃度提升,券商各项业务迈上新台阶,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但板块估值仍处相对低位,现在是把握券商板块战略性修复机会的关键时期。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行情软件截图
每经记者 赵云 每经编辑 肖芮冬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