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大会吸引了500余位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他们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这一主题,通过开幕式、主论坛、5场平行分论坛及多项配套活动,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与交流。
作为开幕式的致辞嘉宾,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Romano Prodi)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当前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欧双方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塑造一个更加稳定与繁荣的未来。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 资料图片
普罗迪,这位被誉为“意大利工业经济学派”奠基人之一的政治家,曾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1996年至1998年、2006年至2008年)。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他还担任了欧盟委员会主席,积极推动欧盟一体化建设。近年来,普罗迪更是担任中意慈善论坛联合荣誉主席(2019年至2024年),为中欧慈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
在致辞中,普罗迪指出,当前的中欧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其未来走向将由“合作”、“竞争”和“管控”这三个关键词共同定义。他强调,中欧之间的战略性合作是双方关系的压舱石,双方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和全球供应链稳定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因此,“战略性合作”仍然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任何形式的“脱钩”都违背了双方的利益。
普罗迪进一步强调,“合作”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整个欧洲已经为了这个目标努力了很多年。他说:“在当前的世界中,只有合作才是我们的指南针。”中欧未来的核心挑战不在于消除竞争,而在于如何“管理竞争”。双方需要通过坦诚的对话,并建立有效的“护栏”机制,以防止良性竞争滑向对抗或冲突。
关于中欧双方的未来合作路径,普罗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欧合作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在务实主义与战略互信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以此为基础,中欧方能超越分歧,共同塑造一个稳定与繁荣的未来。
“我们需要智慧,需要合作,中欧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共同塑造一个未来。”普罗迪在致辞的结尾再次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