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家装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从住范儿、靓家居到圣都整装,多家知名企业接连曝出闭店潮,资金链断裂危机席卷整个行业。这场风暴的源头,可追溯至2024年家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东易日盛(*ST东易,002713.SZ)引发的连锁反应。
行业寒冬中的东易日盛困局
作为中国家装行业第一股,东易日盛的兴衰史堪称行业缩影。从1997年创立到2014年登陆深交所,这家以整体家装设计为核心的企业曾创造年营收42.03亿元的辉煌。然而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腰斩至12.96亿元,净亏损达11.71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57.89%,已站在资不抵债的悬崖边缘。
2024年10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东易日盛进入预重整程序。尽管2025年3月与北京华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重整投资协议》,并确定12家财务投资人参与,但8月15日公告显示,四名自然人投资者退出,重整计划出现重大变动。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决诉讼标的达9858.76万元,流动负债合计23.42亿元,而货币资金仅3.25亿元,净资产为-11.59亿元。
创始人婚变引发的蝴蝶效应
东易日盛的危机始于2021年创始人夫妇的离婚事件。董事长陈辉(建筑学专业背景)与总经理杨劲(北大管理学硕士)的婚姻破裂,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陈辉独任。这场家庭变故恰逢房地产市场下行周期,叠加公司2014年后激进扩张策略的隐患爆发——2015-2018年连续收购四家装饰公司及电子城办公楼,导致2019年首次出现2.49亿元亏损。
管理层的动荡与战略失误在行业寒冬中集中显现。2022-2024年,公司分别净亏损7.44亿元、2.08亿元和11.71亿元,营收规模较2018年峰值萎缩69%。尽管公司解释闭店潮为"优化经营结构",但负面舆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导致大规模被动闭店,债务违约消息不绝于耳。
行业洗牌中的定制家居入局
东易日盛的困境折射出整个行业的深度调整。2025年以来,贝壳旗下圣都整装、住范儿等企业相继陷入经营困境,暴露出资金链断裂、交付能力薄弱等共性问题。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家装市场规模同比下滑16.8%至3.5万亿元,其中存量需求占比达63%。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欧派家居、尚品宅配等定制家居企业加速布局整装业务。尚品宅配通过HOMKOO整装云平台为中小企业赋能,同时发展自营整装业务。但其2023-2024年整装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26.28%和22.17%,暴露出重资产模式下的经营压力。这种行业分化表明,单纯业务扩张已难以应对市场剧变。
重生之路的机遇与挑战
尽管面临破产清算风险,东易日盛仍存在转机。2025年1-5月,全国十二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22%,存量房装修需求持续释放。政策层面,家装补贴等消费刺激措施有望带动二手房重装市场。企业若能聚焦老房翻新、适老化改造等存量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仍可能实现突围。
对于东易日盛而言,8亿元重整投资能否到位成为关键。若重整失败,这家曾创造行业传奇的企业将面临退市风险。在定制家居企业蚕食市场份额、同行企业不断出局的背景下,留给东易日盛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其能否在行业洗牌中完成自我救赎,不仅关乎企业存亡,更将成为观察中国家装行业转型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