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遭420万天价罚单,六项违规揭露内控乱象

时间:2025-10-20 15:14:22 来源:穿透公司 作者:穿透公司


2025年重庆金融监管领域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因六项严重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处以420万元罚款,创下重庆地区年度最高金额处罚记录。这起处罚不仅暴露了该行长期存在的合规漏洞,更揭示出银行业基层机构'重业绩轻风控'的深层矛盾。

六年四罚:系统性合规危机浮出水面

据监管公告披露,此次420万元罚单是兴业银行重庆分行近四年来的第四次处罚。穿透君统计发现,该行自2022年起连续出现违规事件,2025年处罚金额较往年激增300%,显示监管部门对屡犯不改机构的惩戒力度显著加强。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处罚同时涉及贷款三查、授信管理、资产分类等核心业务环节,暴露出系统性内控缺陷。


六宗罪详解:规避'双录'成最恶劣违规

监管部门列明的六大违规事实中,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履职不力、授信管理缺失、资产分类失准等三项,直接指向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控失效。而贴现资金回流、非标投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则暴露出资金流向监控的重大漏洞。最引发行业震动的是,该行被明确查处存在'规避双录规定'行为——作为2017年银监会强制实施的消费者保护措施,'双录'(销售专区录音录像)本是防范误导销售的最后防线,却被该行故意绕过。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金融机构销售理财产品时必须对全过程录音录像,确保消费者知情权。某国有大行合规部负责人指出:'规避双录等同于主动放弃合规底线,这种行为在近年监管处罚中极为罕见。'

高管追责:五名负责人遭处罚

此次处罚呈现'机构+个人'双罚特征,除对分行罚款外,五名时任高管被追责:

  • 渝中支行原行长李妮因贴现资金回流问题被警告(2019-2021年任法定代表人)
  • 企业金融南岸业务总部总裁武毅因贷款三查不尽职被警告
  • 分行营业部总经理邓珂因贴现资金回流被罚5万元
  • 加州支行原行长舒琴因贷款三查问题被警告(2018-2022年任法定代表人)
  • 企业金融南岸业务一部总监王衡因贷款三查不尽职被警告


业绩压力下的合规失守

数据显示,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与成都分行的资产规模差距持续扩大:2022年重庆分行947亿元 vs 成都分行1394亿元;2023年扩大至1052亿元 vs 1957亿元;2024年进一步拉大至1072亿元 vs 2140亿元。这种业绩落差或许解释了基层机构'冲规模'的冲动,但监管数据表明,该行近三年全国范围收到116张罚单(2024年)、多起百万级罚单(2025年上海/沈阳分行各110万元),信贷业务违规占比达40%,凸显'业绩导向'与风险控制的严重失衡。

某股份制银行风控总监分析:'贷前调查流于形式、贷后管理形同虚设,这种系统性违规不可能是个别员工行为,反映出分行层面存在重大管理缺陷。'

行业警示:合规红线不容触碰

此次处罚为银行业敲响警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指出:'规避双录暴露出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漠视,这种行为在强监管时代无异于自杀。'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新规实施,监管部门对销售合规、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处罚力度将持续加强。

对于兴业银行而言,420万元罚款或许只是开始。如何重建合规文化、修复市场信任,将是比应对监管处罚更艰巨的挑战。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告及企查查公开信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