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慧博云通并购生变:迂回策略入局国产算力赛道

时间:2025-09-16 17:13:0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并购方案生变 慧博云通“迂回”入局算力)

一场原本看似常规的上市公司并购,在四个月内经历了戏剧性转折。这场涉及慧博云通(301316.SZ)与国产服务器厂商宝德计算的资本运作,因交易主体变更和国资入场引发市场关注。

交易架构调整:从直接并购到多方协同

2025年5月,慧博云通首次披露收购预案时,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直接收购宝德计算67.91%股权。然而四个月后,交易方案发生根本性调整:控股股东申晖控股旗下平台申晖金婺,联合浙江省国资委背景的杭州产投,以14.44亿元现金收购宝德计算32.0875%股权。

此次调整后,申晖金婺成为宝德计算控股股东,杭州产投位列第二大股东。交易对价全部用于清理标的公司资金占用问题,为后续资本运作扫清障碍。值得关注的是,原方案中宝德计算原控股股东保留32.09%股权的设定被打破,形成控股股东关联方与地方国资共同主导的新格局。

标的公司价值:百亿营收背后的挑战

作为国产算力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宝德计算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净利润达2.31亿元。其“升腾领先级”和“鲲鹏优选级”整机硬件伙伴身份,使其在AI算力自主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历史遗留问题成为交易关键障碍:证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25年4月3日,宝德计算IPO辅导已进行至第十四期,期间暴露出经营范围重叠、对赌协议未解除及实际控制人资金占用等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慧博云通的并购成本与整合难度。相较于上市公司直接收购,关联方与地方国资先行介入,为后续整合预留了缓冲空间。财务分析人士认为:“申晖金婺作为控股股东旗下主体,能更灵活地处理历史问题,避免上市公司直接面对复杂股权纠纷。”

风险防控:多层次“安全垫”机制

作为并购市场活跃参与者,慧博云通在此次交易中设置了多重风险防控措施:

  • 核心团队绑定:要求宝德计算原控股股东关联方签署不少于四年的劳动或聘用合同,确保管理团队稳定。
  • 交易先决条件:以标的股份质押及司法冻结解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等作为交易生效前提。
  • 对赌回购条款:杭州产投与慧博云通实际控制人约定,若2028年底前上市公司未完成进一步收购,或原重组方案未实施,控股股东须按年化单利回购10%股权。
  • 业绩承诺补偿:原控股股东承诺2025-2028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评估预测值,未达标则以现金补偿,上限为14.44亿元。

战略转型:软硬协同应对行业变革

这场资本运作的本质,是国产算力产业“软硬协同”趋势的典型实践。以软件外包为主业的慧博云通,2024年营收17.43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0.45%;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33.5%的同时,净利润大幅下滑78.37%。而宝德计算在升腾服务器市场排名第三、鲲鹏服务器市场排名第四,2024年中标50亿元订单,硬件业务高毛利特性显著。

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中美AI算力竞争加剧及“信创产业深化落地”“人工智能+行动”等政策推进,单纯软件或硬件企业均面临发展瓶颈。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硬件厂商加速软件布局,中国软件、太极股份等软件企业则通过并购延伸硬件端,“软硬协同”已成为行业共识。

未来展望:1+1>2的战略考验

慧博云通表示,收购完成后将补充AI硬件能力,形成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交付体系。民生证券认为,若后续收购顺利完成,公司将具备国产算力领域稀缺性。受益于AI自立自强战略,宝德计算升腾AI服务器业绩持续增长,硬件业务高毛利特性有望改善上市公司盈利结构。

在这场算力自主创新与AI产业爆发的双重机遇中,此次收购能否实现战略协同,将成为检验慧博云通并购成效的关键。正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关联方与地方国资的先行介入,不仅降低了直接并购风险,更为行业整合提供了“软着陆”的示范样本。

(作者:雷晨 编辑:骆一帆)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其旗下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