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百亿规模崛起:发起式基金如何借科技风口逆袭?

时间:2025-10-24 19:20:19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发起式基金规模激增,科技板块成“逆袭”关键



近日,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的陆续披露,一批发起式基金的规模数据引发市场关注。截至10月23日,多只曾濒临清盘的“迷你基”不仅重返安全线,更有多只产品规模突破百亿元大关。这场逆袭的背后,正是三季度科技板块的强劲上涨,为发起式基金带来了业绩与规模的双重飞跃。

科技风口助推,发起式基金规模“一飞冲天”

数据显示,上银数字经济C三季度末规模达2.39亿元,较二季度末的0.01亿元增长超2万倍;永赢科技智选A规模从1.31亿元暴增至22.78亿元,增幅达1639.2%。中欧资源精选C、中欧数字经济A等基金单季度规模增幅均超1000%。合并份额后,上银数字经济、东财稳健配置六个月等基金成功摘掉“迷你基”标签,规模突破5000万元清盘线。

更引人注目的是,永赢科技智选规模从11.66亿元跃升至115.21亿元,中欧数字经济规模从15.27亿元增至130.21亿元,中欧盈选稳健6个月持有规模从62.89亿元增至108.15亿元。此外,安信创新先锋、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基金规模也有显著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发起式基金都享受到了这场盛宴。北信瑞丰外延增长规模环比小幅下降,金信智能中国2025、金信稳健策略等基金规模也出现缩水。

业绩驱动规模增长,科技板块成“核心引擎”

规模激增的发起式基金,普遍在三季度重仓了半导体、光模块等科技板块。永赢科技智选三季度净值涨幅接近100%,中欧信息科技涨超80%,中欧数字经济、安信创新先锋涨幅均超70%。这些基金凭借对科技风口的精准把握,实现了业绩与份额的双重增长。

“基金规模确实增长迅猛,太出众了。”某公募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涨幅显著、热度高涨,使得旗下基金受到广泛关注。管理发起式基金的公募相关人士也透露,三季度相关基金投资的板块恰逢风口,因此基金净值大涨,并且份额持续增长。

规模暴增背后的“甜蜜烦恼”:基金公司谨慎应对

面对规模的快速膨胀,基金公司并未一味乐观。永赢科技智选近三个月三次发布暂停个人投资者大额申购的公告,申购金额上限从100万元降至1万元,又恢复至100万元。中欧数字经济也在三季度多次发布暂停大额申购的公告,目前单日单个账户单笔或多笔累计申购不超过5万元。

某业内人士分析称,8月份半导体、通信等科技股开始大涨,9月初部分板块阶段性高位,管理人希望能控制基金规模增速,让投资者更加理性投资。近期将限购金额恢复,也是看到市场在经历大涨之后出现了调整。

规模扩张的挑战:投资难度增加,策略需调整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指出,基金规模在短期内急剧扩张,会显著增加基金经理的管理压力与操作难度。一方面,基金经理需迅速扩大研究覆盖范围,寻找更多合适的投资标的;另一方面,大规模资金会制约投资操作的灵活性,大额买卖易对市场价格造成冲击,推高交易成本。

“若原有策略侧重于小市值或流动性较低的个股,在资金规模大幅提升后,这类资产可能难以承载相应持仓,导致策略执行效果打折扣。”曾方芳表示,若规模超出策略合理容量,还会稀释策略原有的超额收益,影响基金长期业绩的稳定性。

她进一步指出,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后,投资策略通常也会作出相应调整。投资重心可能更多地转向大盘蓝筹股,通过增加投资标的数量来实现投资组合的进一步分散,以降低单一资产对整体组合的影响。此外,投资风格也可能从较为积极进取的策略转向更注重中长期回报的稳健策略。

市场对四季度行情持谨慎态度,科技板块仍被看好

某公募市场人士告诉记者,市场对于四季度行情看法或偏谨慎,为了保住年内创造的收益,一般投资操作上可能会相对保守。

尽管如此,部分基金公司依旧对科技板块持乐观态度。国泰基金表示,当前A股热门科技赛道调整幅度已接近历次科技牛情绪性调整的均值水平,且调整时间相对较短。建议保持对AI、有色、港股互联网、新能源等板块的关注,市场波动反而可能是布局的良机。

摩根士丹利基金也指出,今年以来市场主线相对清晰,主要集中在高景气的AI领域。近期部分公司的盈利预期再次上修,基本面并未恶化。同时,资源品、创新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机会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