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凝聚行业合力 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5-10-30 17:18:37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文/图)2023年,绿色金融被正式纳入金融领域五大核心任务之一。经过多年深耕,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已形成完整框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今年10月29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由中国光大集团承办的绿色金融平行论坛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举办。论坛以"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汇聚政府机构、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及绿色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创新路径、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



政策红利释放 绿色金融体系加速完善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投资、绿色保险等多元化工具。中国光大集团总经理崔勇在论坛致辞中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改革创新成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透露,社保基金通过股权和债券投资,已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入超3600亿元资金,有效支持了绿色产业扩张和经济结构转型。

政策层面,2025年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 7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发挥绿色金融对产业低碳循环的牵引作用;
  • 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央行联合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五年内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的绿色金融体系。

四大倡议引领行业协同发展

崔勇代表光大集团提出四点行动倡议:

  1. 服务实体经济:聚焦"双碳"目标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强化绿色金融工具应用;
  2. 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绿色项目认定、环境信息披露、碳核算等标准制定与落地,夯实行业规范基础;
  3. 科技深度赋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化绿色金融业务流程,激活发展新动能;
  4. 构建生态圈层: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合作,实现绿色项目信息共享与联合投融资。

论坛期间,光大集团正式发布《绿色金融白皮书》,系统梳理国际理论框架、国内政策脉络及产品创新案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转型金融:传统产业低碳化关键路径

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同时,高排放行业转型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指出,转型金融通过为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提供低碳转型资金支持,可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提升绿色经济占比。

香港金融发展局副主席冯华健表示,香港正通过扩大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助力内地企业国际化、提升碳市场互联互通,从传统金融中介向"超级增值人"角色转型。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强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双碳"目标贡献显著,需建立差异化金融支持机制。河钢集团董事长刘键指出,环保政策倒逼钢铁行业加速绿色转型,全行业已形成共识。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提出,解决转型金融识别难题需重点帮助企业建立低成本碳核算体系,并通过科技手段和第三方认证确保数据真实性,为金融机构发放转型信贷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