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流永辉,实名添加微信lihua759321进群
永辉超市于今日晚间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永辉实现总营收124.8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5.5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9亿元,同比减少1.1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99亿元,同比减少0.08亿元。
分析指出,第三季度永辉营收及利润承压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关店调整。
整个三季度,永辉共关闭了104家门店(刨除该季度新开的2家门店),使得至第三季度末,永辉的开业门店总数下降至450家。根据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关闭104家超市门店”的议案,第三季度关闭处置门店所产生的损失金额高达6.1亿元。
对于永辉此波关店调整期何时能结束的问题,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表示:“预计永辉将在11月底结束这波闭店调整,随后,永辉的总店数可能会维持在410家至420家左右。”
自2024年起,永辉便开启了大规模的关店调整。在2024年关闭了约200家门店后,2025年的关店速度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关闭了227家门店,第三季度又关闭了104家门店。
随着这波关店调整即将进入尾声,叠加年底实体超市销售旺季的到来,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预判称:“12月永辉的经营利润将有望实现,单月全国盈利。”

对于第三季度业绩承压的原因,永辉给出了三点解释:一是行业竞争激烈,部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的提高,导致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二是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在对潜力门店进行关店改造的同时,淘汰关闭了部分尾部门店,导致门店销售及门店数量下滑;三是利润下滑主要受营收和毛利率下滑影响,三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是公司门店调改过程中主动优化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在淘汰旧品、引入新品过程中,主动推动裸价和控后台策略,这属于转型中的短期影响。
《商业观察家》则认为,当下制约实体超市业及永辉业绩表现的因素可能还有四点:一是宏观经济层面,CPI低位“运行”、消费理性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挤泡沫”调整,这个“挤泡沫”周期还将持续多长时间,目前还不好判断;二是夏季市场是外卖即时零售的传统旺季市场,为了流量,互联网平台纷纷选择在第三季度的夏季旺季市场打外卖即时零售大战,这对整个线上线下利润表现都带来了一定冲击,大型互联网平台第三季度的利润表现也都不佳;三是超市业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后,竞争加剧,这个阶段市场并不缺超市,而是缺有差异化、高运营效率、有特点的超市,能否盈利将可能取决于规模效应(降本提效)与品质提升(差异化提振毛利与用户心智粘性)两大因素,永辉目前在做商品品质提升,这需要时间周期;四是船大调头难,永辉作为一家全国性布局的企业,调改、品质提升、转型的难度要比区域性超市公司大得多,但好处是如果转过来,后续相对也可能会更容易出规模效应。
商业观察家
本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