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苏泊尔三季报业绩下滑:外销承压,第三季度净利润降13%

时间:2025-10-31 16:07:34 来源:尺度商业 作者:尺度商业

文 | 董武英

曾经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白马股”苏泊尔,如今却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的困境。近日,这家“炊具大王”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业绩表现显著承压。

根据财报,苏泊尔前三季度营收为168.97亿元,同比增长2.33%,但营收增速较2024年同期明显放缓;归母净利润为13.66亿元,同比下滑4.66%。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其归母净利润为13.19亿元,同比下滑6.0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苏泊尔自2004年上市以来第四次出现三季报净利润下滑的情况,此前三次分别发生在2004年、2012年和2020年。与同行相比,小熊电器、九阳股份、北鼎股份在今年前三季度均实现了净利润增长,苏泊尔的业绩波动显得尤为反常。

从小代工厂到“炊具大王”,苏泊尔的崛起与转型

苏泊尔的前身是一家规模极小的农机厂,创始人苏增福原是该厂的供销员。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苏增福被推举为厂长。面对农机厂业务的发展压力,他经过市场分析,决定带领厂子进入压力锅行业。当时,沈阳双喜压力锅厂是行业龙头,苏增福很快与沈阳双喜达成合作,为其生产压力锅配件,并成为玉环县压力锅配件厂厂长。1989年,他将配件厂升级为压力锅厂,每年向沈阳双喜支付300万商标使用费,生产“双喜牌”压力锅。

随后,苏增福的儿子苏显泽加入压力锅厂。为了与沈阳双喜区分,他们将生产的压力锅标明产地,“玉环双喜”的名头逐渐在市场上打响。到1994年,玉环双喜的年产值已达1.8亿,超越了沈阳双喜。然而,同年沈阳双喜要求玉环双喜停止使用“双喜”商标,合同正式终止。失去品牌授权后,玉环双喜的产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苏家父子决定自创品牌,以英文“super”(超级)为名,成立了苏泊尔公司,并注册了“苏泊尔”商标。

苏泊尔成立之时,正值压力锅行业推行“95新国标”。苏泊尔迅速推出符合新国标的产品,并针对压力锅爆炸问题主打安全属性,喊出“安全到家”的口号,迅速占领市场。短短几年时间,苏泊尔就超越了沈阳双喜,成为压力锅行业第一。此后,苏泊尔集团进行了一系列多元化扩张,涉足医药、旅游、餐饮、海运、厨房小家电等领域。2004年8月,苏泊尔集团旗下核心资产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炊具行业第一股。



然而,上市仅两年后,苏家父子就决定将苏泊尔的控股权转让给全球最大的小家电和炊具生产商之一、法国厨具巨头SEB公司。这一举动引发了炊具行业的激烈抵制,爱仕达、双喜、顺发等6家炊具行业知名企业联合反对此次并购。但最终,这项收购案被批准,2007年12月,SEB公司顺利收购了苏泊尔52.74%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苏家父子出让苏泊尔控制权的原因,明面上是认为炊具行业难以保持竞争优势。苏增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锅,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转移到其他国家去的。我们卖了个好价钱。”但在这背后,业绩压力同样不可忽视。数据显示,上市的2004年,苏泊尔虽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0.15%,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17.42%,扣非净利润更是下滑了22.13%。在财报中,苏泊尔将利润下滑归结于营销费用增加和成本上涨。

在SEB入主之后,苏家父子开始频频转让及减持所持苏泊尔股份,SEB持股比例逐渐超过80%。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SEB持有苏泊尔83.19%的股份。SEB的入主也带动了苏泊尔的业绩增长,该公司将其生产订单向苏泊尔转移,苏泊尔成为SEB公司最大的代工厂。在这种业务模式下,苏泊尔的外销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带动整体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Wind平台显示,2005-2021年间,除个别年份外,苏泊尔年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基本都保持在10%以上。营收规模从2004年的10.0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15.8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314.88万元增长至19.44亿元,表现极为优异,是资本市场热捧的“白马股”,也成为了“炊具大王”。

外销承压,苏泊尔业绩增速放缓

但从2022年以来,苏泊尔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22-2024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6.55%、5.62%和5.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36%、5.42%和2.97%。2025年前三季度,苏泊尔营收为168.97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为13.66亿元,同比下降了4.66%,这在苏泊尔历史上极为罕见,仅在上市初年、2012年和2020年出现过类似情况。

分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苏泊尔的业绩下滑更为明显。第三季度,苏泊尔营收54.20亿元,同比下滑2.30%,归母净利润为4.26亿元,同比下滑13.42%,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降。那么,导致苏泊尔三季报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外销承压,内销增速放缓,苏泊尔能否重回巅峰?

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苏泊尔前三季度的业绩波动更显反常。今年前三季度,九阳股份、北鼎股份、小熊电器三家同行企业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数据来看,九阳股份虽然营收同比下滑了9.66%,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6.03%。北鼎股份营收同比增长28.57%,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13.25%,实现翻倍。小熊电器营收同比增长17.5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49%。

其他小家电上市公司的增长,与行业整体趋势一致。据国联民生证券研报,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小家电行业的价格竞争已经趋缓,呈现出显著的量价齐升趋势。表现在企业业绩上,北鼎股份今年前三个单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实现同比增长,小熊电器今年第二、第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明显改善,九阳股份则在第三季度实现毛利率和净利率改善。

但苏泊尔却明显不同,其前三个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处于同比下降状态。对比2024年前三个季度,今年前三个季度苏泊尔毛利率分别下降0.51、1.08和0.70个百分点,净利率分别下降0.17、0.65和1.01个百分点。

导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外销业务承压。10月24日,苏泊尔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三季度外销有所承压,一是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二是欧洲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在此背景下,主要外销客户下调全年业绩预期对公司外销订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苏泊尔外销业务以代工为主,毛利率较低。半年报中,外销业务营收达37.16亿元,占总营收的31.51%,其中绝大部分为控股股东SEB的代工生意。今年上半年,苏泊尔与SEB及其关联方的交易达35.12亿元,其中向控股股东旗下子公司SEB ASIA出售产成品规模就达到了34.05亿元。

毛利率上,今年上半年苏泊尔外销业务毛利率仅有15.02%,较内销业务低了12.70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外销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49%,成为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的直接原因。

除此之外,内销业务的萎靡则是苏泊尔近年来业绩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财报显示,2022年以来,苏泊尔内销业务增速明显放缓。具体来看,2022年其内销业务规模为149.76亿元,同比增速仅5.02%。2023年内销业务规模为151.08亿元,同比增速为0.88%。2024年内销业务规模为149.25亿元,同比下滑1.21%。而在2022年之前(除2020年)其内销业务年度增速基本都在10%以上。

今年上半年,苏泊尔内销业务营收规模为77.61亿元,同比增长3.36%。对比同行,北鼎股份、小熊电器、九阳股份上半年内销业务增速分别为48.40%、8.39%和4.66%,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苏泊尔在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下滑。

苏泊尔内销业务的变化,或与近年来小家电领域的发展趋势有关。近年来,居家场景受到重视,颜值高、创新性强的小家电受到消费者追捧,以小熊电器为代表的小家电企业表现突出。在这之后,小家电企业纷纷追求创新,试图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找差异化突围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小家电企业的研发费用率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近年来小熊电器、九阳股份、北鼎股份研发费用率整体显著提升,2024年三家企业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10%、4.08%和5.14%。

但苏泊尔研发费用率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06%、2.02%和2.09%。即便剔除代工业务,2024年苏泊尔修正后的研发费用率也仅为3.15%,也要明显低于其他三家同行。

在竞争激烈的小家电领域,苏泊尔研发费用率长期低于同行企业,一定程度上或将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这或是其内销业务近年来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根据今年半年报,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苏泊尔炊具分别继续保持线上和线下第一,厨房小家电线上、线下份额均位居行业第一,并扩大了与第二名的领先优势。可以看到,苏泊尔依然是“炊具大王”和“厨房小家电之王”,不过对比以往堪比白马股的业绩增长表现,如今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出现下滑的苏泊尔,的确需要作出一定改变。这个“炊具大王”能否重回之前的高光表现,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