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再现过山车行情!9月16日,创新药企业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药捷安康,2617.HK)股价单日暴跌超63%,市值蒸发超800亿港元,上演了从'千亿市值俱乐部'一日游的戏剧性一幕。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让此前追高买入的投资者直呼'心脏受不了'。
千亿市值一日蒸发,股价坐上过山车
9月16日午间,药捷安康股价突然跳水,盘中最大跌幅达63.4%,最终收跌53.73%至192港元/股,市值定格在762.04亿港元。而就在前一个交易日(9月15日),该公司股价还大涨115.58%,市值飙升至1647.1亿港元,成功跻身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知名药企所在的港股千亿市值俱乐部。然而,这场'千亿盛宴'仅维持了一个交易日,市值便蒸发超55%。
疯涨背后:创新药牛市与BD催化效应
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表现亮眼,药捷安康的暴涨正是搭上了这波行情的'顺风车'。公司股价自9月10日起开启狂飙模式:9月10日收涨27%,11日再涨20%,12日更是暴涨77%。截至9月15日收盘,上市不到三个月的股价累计涨幅超过30倍,被投资者戏称为'最疯狂的医药股'。
药捷安康成立于2014年,2025年6月23日登陆港股,发行价仅为13.15港元/股。9月8日,该公司刚被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便迎来了这波疯狂行情。
暴跌真相: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虚火'
对于9月16日的暴跌,药捷安康当日午间发布公告称:'董事会确认,集团的业务营运维持正常,且集团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并无重大变动。董事会不知悉股价及成交量异常变动的任何原因。'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这波疯涨缺乏足够的基本面支撑。药捷安康的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Tinengotinib)虽被宣传为'世界首个且唯一已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治疗FGFR抑制剂复发或难治性CCA(胆管癌)患者的研究药物',但其市场潜力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该药物为MTK抑制剂,可靶向治疗若干耐药性、复发性或难治性肿瘤。然而,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CCA药物市场规模仅2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32亿元。
在研管线丰富,但商业化之路漫长
除了胆管癌适应症,药捷安康在9月10日公告中透露,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二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公司称,早期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在经历过多种治疗(如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治疗和化疗)的HR+/HER2-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
目前,药捷安康拥有五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产品,以及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在研产品。但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尚未有任何商业化产品,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亏损3.43亿元,2024年亏损2.75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23亿元。
市场警示:创新药投资需回归理性
药捷安康的过山车行情,为港股创新药板块敲响了警钟。业内人士指出,虽然BD合作和临床进展可能带来短期股价催化,但缺乏稳定收入和盈利能力的企业,最终难以支撑高估值。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享受创新药板块高弹性的同时,也需警惕'妖股'背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