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盛大召开。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杜邦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张毅再次亮相,与全球合作伙伴共话创新未来。
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杜邦已连续七年参展,成为最早确认参展的外资企业之一。这段七年的“赴约”历程,不仅见证了展会的延续,更记录了杜邦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动人故事——从“为中国制造”到“与中国共创”,杜邦的本土化战略不断深化。
“进博会已成为我们展示‘全球创新,深耕本地’承诺的重要平台。”张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专访时表示,“我们期待通过这一平台,与更多新老朋友深度交流,碰撞出合作火花,让创新解决方案在中国落地生根。”
今年,杜邦以“链接未来,共创向新”为主题参展,展台设置五大展区,全面展示医疗健康、水处理、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先进材料与解决方案,同时呈现本地化合作创新及赋能创新生态圈的成就。
“这些领域既是杜邦的专长,也与中国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高度契合。”张毅指出。
在他看来,进博会的意义早已超越展览本身。“它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金名片’,更是链接全球合作与市场机遇的绝佳桥梁。”
过去几年,进博会为杜邦与本土伙伴的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首届展会期间,杜邦与张家港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打造汽车胶粘剂一体化生产基地,以应对汽车产业轻量化与电动化的趋势。2021年11月10日,该基地正式动工;2023年9月,基地投入运营。2024年第七届进博会上,双方再次签署合作,将高性能特种润滑剂项目落户当地,助力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化工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一纸协议到多项目落地,杜邦与中国市场的故事仍在续写。正如张毅所言:“链接未来,共创向新,不仅是我们的参展主题,更是杜邦在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
对于杜邦而言,2025年是一个“焕新之年”。11月1日,杜邦完成电子业务分拆,新公司“启诺迪(Qnity)”正式独立上市。
“杜邦和启诺迪将各自更加聚焦、灵活高效,在各自专长的领域为客户和利益相关方创造更高价值。”张毅解释,这一调整让杜邦“轻装上阵”,能够更专注于医疗健康、水处理、多元化工业等战略板块,进一步提升全球运营效率和创新响应能力。
正因如此,中国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在杜邦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中国始终是杜邦非常重要的海外市场,这一点在新杜邦时代不会改变。”张毅强调。最近三个月,杜邦多位全球高管密集造访中国,包括全球首席技术官、医疗健康和水处理全球业务总裁等,深入考察市场与客户需求。
“这反映了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他说,“创新是杜邦自带的基因,而中国本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希望在更开放的创新生态中,与客户、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共建解决方案,实现从产品到价值链再到生态系统的共创。”
杜邦中国研发中心的20年历程,印证了这一战略的演进。从早期材料研发支持,到如今承担全球创新项目的重要角色,杜邦在中国的创新重心正从“为中国制造”向“与中国共创”转变。
张毅表示,杜邦目前高度重视与本土客户的深度协作,致力于打造长期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先后在研发中心内投资建设杜邦上海创新中心、多个行业技术中心及客户联合应用中心,通过将全球资源与中国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持续为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杜邦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正是对中国市场潜力的坚定信心。在医疗健康领域,杜邦与本土伙伴合作,扩充了位于华东的Liveo™品牌工厂产能,以满足大中华区对高品质生物制药管路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张家港胶粘剂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投运,使杜邦的材料技术更加贴近中国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在水处理板块,杜邦于今年9月收购了中化(宁波)润沃膜科技有限公司,扩大了RO反渗透膜的生产能力,以应对中国及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工业水净化与回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