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港人北上贷款升温 深港跨境金融数据验证平台助力双向互通

时间:2025-11-11 08:21:0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香港报道

大湾区居民跨境金融活动呈现双向流动新趋势。继消费领域后,深港跨境信贷市场正从传统“南向”模式向“北向”突破,依托深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DVP)的港人北上贷款案例逐步落地,标志着深港金融数据“南北皆通”格局加速形成。

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香港征信机构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近期香港居民申请内地消费贷款和信用卡的需求显著增长。这一转变与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的技术突破密切相关——该平台通过哈希值验证技术实现数据跨境安全流通,为金融机构提供可信的征信依据。

北向贷款破冰:首例港人征信数据跨境验证落地

2024年9月末,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联合百行征信、环联信贷(TransUnion),通过DVP平台完成首笔香港居民内地消费贷款发放。该案例为3名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就业的香港青年核定贷款额度,标志着港人征信数据首次实现北上跨境验证。

环联信贷亚太首席产品官冼迪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深圳作为消费重镇吸引大量港人北上,内地银行对获取香港信贷报告的需求旺盛。他特别提到:“许多在深创业的香港人属于征信‘白户’,内地银行需要香港方面的信用信息来评估风险,这一场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表示,该模式有效解决了港人在内地因信息缺失导致的融资难题。通过DVP平台获取的真实征信数据,帮助银行精准掌握借款人历史记录,显著降低贷款门槛。据前海管理局数据,目前在前海创业生活的香港居民已超1万人,部分银行正通过港人贷款试点积累经验,为未来拓展东南亚市场做准备。

技术架构:DVP平台构建安全验证网络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由前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深圳征信作为深圳侧运营方,微众科技作为香港侧运营方,微众银行主导设计。平台采用哈希值验证技术,确保数据原文件不跨境传输,仅通过加密值完成验证,兼顾效率与安全。

微众银行跨境科技团队负责人叶林松透露,平台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已吸引香港主流征信机构和大型银行参与。北向验证方面,未来计划引入更多内地国有银行;应用场景正从金融领域向教育、医疗、民生等领域拓展。例如,内地学生赴港求学时,平台可验证跨境学费缴纳的真实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摄

南向贷款持续深化:超2.6亿港元融资落地

传统“南向”贷款仍是跨境征信试点的重要方向。大湾区企业常以香港为出海跳板,但因缺乏抵押物和信贷记录面临融资难题。富融银行数据显示,96%的出海企业曾在港融资受阻。

针对这一痛点,微众银行与富融银行推出“出海贷”,累计为大湾区中小企业香港分支机构发放贷款超1亿港元;东亚银行通过DVP平台完成内地服装企业尽职调查;工银亚洲则利用央行信用报告验证评估内地新港人金融需求。环联信贷透露,其与香港银行的试点项目已覆盖信用卡、个人贷款和房贷领域,今年香港新增业务中约半数来自内地新移民。

除DVP平台外,跨境征信互通(CBCR)框架下,中银香港、汇丰香港、渣打香港已为数码旅游平台、跨境物流公司等内地中小企业在港贷款提供服务。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截至2024年10月,该框架已协助审批超2.6亿港元贷款,实现信贷报告、税务、工商和司法信息的跨境传输。

挑战与展望:数据融合需突破格式壁垒

尽管跨境征信互通已常态化,但两地征信报告在语言、格式和API数据字段上仍存在差异。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标准化融合方案,以支持深港金融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随着DVP模式获得国际认可,其推广至东南亚地区的计划已提上日程,有望构建更广泛的跨境金融生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