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步入‘淘汰赛’关键阶段,威马、高合、哪吒等曾风光无限的新势力品牌接连陷入困境,或停产、或重整,甚至直接退出市场。据行业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或将经历大规模洗牌,超百家车企可能在这场竞争中出局。然而,在行业震荡的同时,中国汽车市场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高达58.7%。
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悄然浮现:部分倒闭或濒临倒闭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其车辆非但未遇冷,反而成为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从哪吒到极越,再到高合,这些品牌在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后,其车辆以超低价格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社交平台上,关于年轻人购买倒闭车企‘烂尾车’的讨论持续升温。28岁的江先生便是典型案例——在哪吒汽车母公司宣布破产重整后,他以半价购入一辆全新哪吒L。‘不倒闭都不会买,现在这个价格太香了。’江先生算了一笔账:原本官方指导价14.99万元的哪吒L310闪充pro版本,经优惠和补贴后,落地价仅7.77万元,相当于半价购车。
与江先生观点相似的年轻人不在少数。22岁的关先生在极越汽车倒闭后,‘抄底’了一辆极越07长续航版。他表示,购车预算为15万元,而这款原指导价21.99万元的车型,落地价恰好符合预算。‘同价位新车在外观、配置和用料上都比不上它。’关先生直言。
经营二手车行的刘先生也注意到这一趋势。他表示,车行内高合全系列新车和二手车的主要购买群体是年轻人,性价比是核心吸引力。以高合Hiphi Y为例,2023年7月发售时指导价33.9万-44.9万元,如今店内最低仅需12万余元。‘高合只是车源少,买的人并不少,最多时一个月卖了20多辆。’刘先生称。
业内人士分析,部分年轻消费者购车预算有限,但对新技术、新产品充满向往。通过购买倒闭车企车辆,他们以更低成本实现了购车愿望。

对许多年轻消费者而言,购车预算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在有限预算下,他们需在性能、配置和价格间妥协。而倒闭车企的‘烂尾车’恰好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以超低价格提供相对较高的性能和配置,满足了他们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期待。
江先生便是典型。他早在2024年5月试驾哪吒L时,便被其功能和配置吸引,但因价格和提车时间放弃。车企倒闭后价格大幅下降,成为他购买的契机。‘7万多元买‘倒闭电车’,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江先生认为,车是否保值并非首要考虑,实用价值才是关键。
另一位极越‘烂尾车’车主也表示,‘这样的车型、电池和配置,加上现在的价格,市场上没有其他选择。’在他看来,品牌倒闭后,车辆的实用价值被进一步放大,成为购买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抄底’烂尾车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与汽车行业整体形势密切相关。自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威马、高合、哪吒、极越、恒驰、众泰等品牌接连陷入困境。
多位行业人士指出,国内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春季发布会上表示,行业竞争激烈,但未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将深度融合,引领行业发展。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则在慕尼黑车展上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大规模洗牌,约百家车企可能出局。
车企价格战退潮后,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难以生存。过去,许多车企依靠打折和优惠吸引消费者,但随着低价策略失效,不少整车厂面临生存压力,最终被市场淘汰。在此过程中,倒闭车企的‘烂尾车’以超低价格吸引了年轻消费者,成为特殊市场现象。
然而,捡漏‘倒闭车’的背后往往隐藏风险。售后停摆、维修无门、车机断联等问题频发。许多年轻消费者在购买时被超低价格吸引,却忽略了后续使用和维护成本。

以售后为例,车企倒闭后,其售后服务体系往往崩溃。车主在车辆故障或保养时,可能无法找到正规维修渠道,而第三方机构因缺乏原厂配件和技术支持,维修质量难以保证。此外,车机断联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代车辆依赖智能网联技术,车企倒闭后,车机系统可能无法及时更新和维护,导致使用不便。
因此,年轻消费者在购买‘烂尾车’时需更理性。他们不仅需考虑价格和性能,还需充分评估后续使用和维护成本,避免因贪图便宜而陷入麻烦。
对政府而言,也需加强对汽车行业的监管和引导。通过制定更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可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帮助有潜力的车企渡过难关,实现可持续发展。
年轻人‘抄底’烂尾车的现象,是行业淘汰赛加速背景下的特殊市场现象。它既反映了年轻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向往,也暴露了购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因此,在享受超低价格实惠的同时,年轻消费者需更理性地看待问题,充分考虑后续成本。
作 者 | 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