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辛苔 编辑/陈小泉
来源/燕梳师院
作为安邦保险重组后的核心企业,大家保险集团自2019年成立以来便承载着万亿风险资产处置与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使命。在战略转型关键期,高层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对这家特殊险企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
高层人事调整:吉昱华接棒党委书记
据多方信源确认,2025年10月大家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职务发生重大调整:原党委书记何肖锋卸任,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董事长吉昱华兼任该职。此次调整具有特殊意义——作为持股98.23%的绝对控股股东,保险保障基金派出一把手亲自主持子公司工作,凸显对大家保险转型的重视。

公开履历显示,吉昱华拥有深厚的监管背景:毕业于中国社科院,先后在原保监会发展改革部、政策研究室任职,银保监会成立后历任政策研究局副局长、办公厅副主任,2022年5月起担任保险保障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按照行业惯例,其后续有望接任大家保险董事长一职。
此次卸任的何肖锋是安邦风险处置的核心人物。2018年2月他临危受命担任接管工作组组长,主导完成安邦风险化解工作,次月出任安邦保险法定代表人。大家保险成立后,他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2020年5月正式出任董事长。值得注意的是,何肖锋目前仍保留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职务。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调整标志着大家保险完成风险出清后,正式进入以市场化机制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尽管官方尚未正式披露,但人事变动已释放出强烈转型信号。
安邦重生:风险处置与业务重构
大家保险的诞生源于安邦保险的风险处置。这家2004年以财险起家的险企,在2011年完成集团化改革后经历快速扩张,但2018年因违反《保险法》被原保监会接管。为维护稳定经营,保险保障基金注资成为最大股东。
2019年大家保险成立后,依法受让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全部股权,设立大家财险承接部分业务。重组完成标志着安邦保险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原有保单责任由大家保险全面承接,有效保障了1.5万亿保单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当前股权结构显示,保险保障基金持股98.23%,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分别持股1.22%和0.5%。这种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既保障了风险处置的稳定性,也为后续市场化改革埋下伏笔。

图源:企查查
经营数据显示,2024年大家保险实现原保费收入1377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千亿规模。但子公司发展呈现分化态势:大家财险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保费收入80.95亿元,净利润7569.67万元;大家养老则持续亏损,2025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33%,净利润亏损1.67亿元。这种差异折射出转型期的挑战。
养老战略:差异化破局之道
面对行业转型压力,大家保险将养老确立为核心战略,独创“城心医养”模式。与传统郊区重资产养老社区不同,该模式通过城市核心区租赁物业实现轻资产运营,强调“临近医疗、亲近子女、更近人间烟火”的三大优势。
2021年推出的专业养老品牌“大家的家”,已构建起涵盖城心医养、旅居疗养、居家安养的三级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10月,该品牌在全国20余个城市完成布局,运营17个城心医养社区、6个旅居疗养社区和9个居家安养中心。其中北京朝阳社区入住率高达97%,验证了市场对这种创新模式的认可。

图源:大家财险官网
作为临时救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的核心使命是完成风险处置后引入战略投资者。但受制于整体盈利能力薄弱,股权转让多次流拍。在此背景下,暂缓披露年报和偿付能力报告,既是为避免影响市场信心,也为战略投资者引入创造条件。
吉昱华的到任,预示着这家承载特殊使命的险企正式开启价值重塑征程。从风险处置到市场化转型,从业务重构到养老战略突破,大家保险的转型路径正为行业提供新的发展范式。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或将重塑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