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4395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七饭

牛肋条自助加速倒闭,牛肉创业再遇冷
牛肉餐饮创业的热度正在急剧降温。2024年下半年还如黑马般杀出的牛肋条自助,如今已沦为“创业重灾区”。多个品牌批量倒闭,甚至出现开业15天即关门的极端案例,这场由牛肉价格波动引发的餐饮行业震荡,正在撕开低价创业模式的脆弱面纱。
在自助风潮推动下,牛肋条自助曾以“现切现拌、无限畅吃”的模式席卷市场。顾客将盛满牛肋条的烤盘置于卡斯炉上煎烤,这种“肉食狂欢”的体验成为品牌核心卖点。然而,这种依赖低价牛肉的商业模式,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林真真牛肋条放题”为例,该品牌从2024年的10家门店扩张至巅峰期的近100家,却在2025年迅速萎缩至83家。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更已处于注销状态,暴露出快速扩张背后的运营隐患。更令人震惊的是,有投资者投入50万元仅维持15天,商业博主重金投入后亏损达200万元,这些案例折射出行业泡沫的破裂。
二手设备回收商狗哥透露,北京六环外一家300㎡的牛肋条自助店,营业仅月余便倒闭。这种“大城市收缩、小城市扩张”的反常现象,揭示出加盟模式对非一线城市中小投资者的精准收割。社交媒体上的加盟话术极具诱惑力:投资二三十万即可开店、回本周期短、开业即爆单,但现实却是排队盛况昙花一现,毛利率仅30%的门店难以为继。

牛肉品类集体退潮:从自助火锅到米线快餐
这场倒闭潮并非孤立事件。鲜切牛肉火锅同样陷入困境,尽管采用明档现切、分部位装盘等品质化操作,但消费者反馈却触目惊心:“二十盘肉难挑一盘真牛肉”“死海鲜导致过敏”等吐槽充斥社交媒体。牛肉价格上涨压缩利润空间,客流下滑加剧经营困境,有加盟者半年亏损300万元,印证了品类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生烫牛肉米线的命运更为凄惨。上半年凭借“7元吊龙”“现切现烫”的极致性价比成为排队王,下半年却批量倒闭,旺铺转让信息铺天盖地。当牛肉价格走高稀释成本优势,缺乏供应链支撑的小店只能选择涨价或闭店,最终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价格波动非原罪:单一价值锚点才是致命伤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9月牛肉价格同比下降13.1%,连续11个月下跌,这波低价红利催生了牛肋条自助、鲜切牛肉火锅等品类。然而到2025年上半年,牛肉价格强势反弹:主产省活牛价格同比上涨3.5%,进口牛肉单日最高涨幅达1500元/吨。这种剧烈波动,让依赖低价牛肉的创业品牌集体陷入成本困境。
但价格波动并非品类失败的根本原因。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些品牌将价值锚点单一押注在“高性价比”上,通过低价牛肉吸引客流,却未建立抗风险机制。当牛肉涨价时,要么降低品质以次充好,要么被动涨价导致客流流失,最终形成“营业额下降→利润压缩→闭店”的死亡循环。

对比成功案例,某小炒黄牛肉品牌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突围:从门店音乐、门头设计到服务细节全程把控,将价值点分布在用餐全流程。这种模式证明,消费者不会仅为低价买单,而是综合考量食材品质、用餐体验、品牌价值等多重因素。
食材价格涨跌本是餐饮行业常态,但若将创业项目视为短期投机,缺乏长期运营思维,最终只能成为市场泡沫的牺牲品。当牛肋条自助的避雷帖充斥社交媒体,当加盟者血本无归的案例不断涌现,这场由低价牛肉引发的创业风暴,或许正为行业敲响警钟: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终将在市场洗牌中现出原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