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锅圈会员突破6000万!创新业务模式开辟增长新路径

时间:2025-11-11 11:17:26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曹杨

被消费者亲切称为“社区好邻居”的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锅圈”,股票代码:02517.HK),正凭借其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创新的业务模式,赢得越来越多家庭用户的青睐。

11月8日,锅圈对外公布了最新会员注册数据——累计突破6000万人,且提前50天超额完成会员增长目标。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锅圈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也反映了其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


图片来源:锅圈官网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锅圈对消费者现有消费场景的精准洞察,以及对潜在消费场景的敏锐判断。特别是在新兴生活方式催生的需求变化中,锅圈的场景布局优势愈发凸显。

以当下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露营活动为例,其饮食需求正从基础的“火腿、面包、三明治”简餐模式,向更高品质、更多样化的方向升级。然而,需求升级的同时,新的消费痛点也随之显现:若想在露营场景中实现丰富饮食,不仅需要准备多样化食材,还需要配备齐全的烹饪工具。繁琐的前期准备工作往往会占用大量露营时间,甚至削弱消费者对露营活动的期待与热情。

在此背景下,一个既能满足消费者户外露营时亲近自然的体验需求,又能解决户外饮食单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市场迫切需求。而已实现万店规模的锅圈,正凭借多维场景拓展,为露营爱好者针对性解决这一核心痛点。

锅圈以向C端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在家吃饭解决方案为核心定位,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门店数量已达10761家,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规模化布局所带来的效益在2025年进一步凸显。继2025年上半年交出上市以来最优半年报后,锅圈在2025年三季度再度斩获亮眼业绩。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2025年三季度),锅圈实现营业收入18.5亿-20.5亿元,同比增幅达13.6%-25.8%;核心经营利润增速更为显著,同比增长44.4%-66.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从行业层面来看,国内“在家吃饭”相关餐食产品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且当前市场尚未形成绝对领先的垄断格局。尽管锅圈目前以3%的市场份额暂居行业首位,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与此同时,锅圈也在同步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前文提及的“锅圈露营”业务,正是锅圈拓展新增长路径的重要举措之一。


图片来源:锅圈官网

锅圈明确表示,将通过“门店开进自然”的模式,将“在家吃饭”的熟悉消费场景延伸至户外领域,旨在掀起一场“户外场景新革命”,重构户外饮食消费体验。

除户外露营场景外,依托“主战场”社区央厨体系,以“智能设备+标准化供应链”为核心支撑的“锅圈小炒”业务,是锅圈瞄准的另一重要新场景,进一步丰富了企业的场景覆盖维度。

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此前公开表示,公司未来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中国版“神户物产+711”模式,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聚焦三大核心方向:

其一,持续推进社区央厨的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供应链运转效率与社区服务能力,夯实业务基础;

其二,拓展锅圈在消费者生活方式中的渗透维度,突破单一餐饮场景局限,覆盖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其三,实现企业价值的深层次升级,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完整餐饮解决方案输出方转型,提升用户黏性与品牌竞争力。

社区央厨+乡镇店:夯实锅圈万店发展底盘

从社区火锅食材供货商逐步成长为“在家吃饭第一股”,锅圈凭借“食材食品化、餐饮零售化”的创新商业模式,成功完成从区域品牌到全国万店连锁品牌的跨越式发展,并在业绩表现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10月28日,锅圈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锅圈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8.50亿元至20.50亿元,同比增长约13.6%至25.8%;预计实现核心经营利润约6500万元至7500万元,同比增长约44.4%至66.7%。

营收与利润双双呈大幅增长背后,是锅圈门店数量的支撑。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锅圈净新增门店361家,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98%。

截至2025年9月30日,门店总数达到10761家,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锅圈拥有稳健盈利能力的保障。

对于锅圈2025年三季度的优异业绩,业内普遍认为符合预期。事实上,在2025年半年报中,锅圈已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交出了自2023年上市以来表现最佳的半年报。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锅圈营收32.4亿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22.5%。

回溯锅圈的发展历程,其稳定的供应链资源和经验早在2009年就开始沉淀。2017年,创始人杨明超及团队意识到,2B业务竞争激烈、利润较低,而2C场景化食材零售业务的市场相对空白,同年便成立了第一家锅圈零售门店。

得益于“在家吃饭”消费习惯与消费场景的培养,锅圈以门店为载体,满足社区家庭的场景化用餐需求,实现了门店爆发式增长,且在成立短短四年内就扭亏为盈。

支撑锅圈快速发展与盈利突破的核心,是其视为业务基本盘的“社区中央厨房”战略的持续落地,以及对中国家庭消费场景需求的精准洞察。

所谓“社区中央厨房”,是锅圈围绕社区消费场景构建的、集食材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供应链体系。截至目前,锅圈已建成7家自有工厂,产品覆盖牛肉、水产和丸滑、调味料等核心品类,实现核心食材自主生产,保障了产品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与此同时,依托上游持续的产业建设和产业投资,以及对冷链物流体系的持续优化,锅圈还构建了覆盖全国大部分门店的“次日达”物流网络,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门店库存压力、保障门店产品新鲜度。

不仅如此,在渠道布局策略上,锅圈同样展现出差异化思路,选择重点布局下沉市场的乡镇区域。

2025年上半年,锅圈乡镇店净增270家,总数超过2000家。未来5年,锅圈计划新增1万家门店,新乡镇店将是重点拓展的店型。“中国有3万多个乡镇,锅圈现在只覆盖了不到两千个,空间还很大”,杨明超表示。

东吴食欲发布的行业数据指出,锅圈加盟门店具有投资额低、投资回报期处于中等水平的优势,属于具备较高吸引力的加盟业态。

这一加盟模式优势,助力锅圈在快速扩张门店规模的同时,实现了盈利增长,达成“扩张与赚钱”并行的良性发展态势。

求新求变,锅圈再辟两大增长新路径

凭借对中国消费者“在家吃饭”习惯的精准捕捉,锅圈成功完成从0到万店规模的突破,构建起坚实的业务基础。但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推进,消费者的饮食需求日益多元化。锅圈也在求新求变,当下,锅圈产品已不再局限于在家烧烤、火锅这两种传统聚餐场景,而是覆盖消费者一日四餐在家吃饭的多样化场景。在此背景下,锅圈仍在考虑通过创新业务形态提升社区居民在家吃饭的效率和幸福感。


图片来源:锅圈官网

针对这一需求痛点,“锅圈小炒”业务应运而生。据规划,2026年1月6日,“锅圈小炒”首店将在郑州开启试营业,正式进军社区门店现炒即取的新餐饮零售场景。

“锅圈小炒”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两大支撑:一方面,依托锅圈“社区中央厨房”已成熟的标准化供应链体系,实现食材采购、加工、配送的全链路标准化,保障菜品品质稳定与供应效率;另一方面,借助“智能设备”的应用,实现“最快2-3分钟就能做好一道菜,最快1分钟出餐。”

标准化供应链与智能设备的“双轮驱动”,也因此成为“锅圈小炒”的核心优势。

此外,锅圈在全链路供应链上的深厚积累,为该业务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从食材源头把控到终端配送,全流程的供应链能力确保了“锅圈小炒”在食材新鲜度、成本控制、出餐效率上的竞争优势。

如果说“锅圈小炒”聚焦解决“消费者不想在家做饭,又想在家快速吃到健康美味炒菜”的核心痛点,那么锅圈的另一项新业务——“锅圈露营”,则瞄准了消费者在户外露营场景下“既要吃饱又要吃好”的高频需求,进一步拓展了企业的场景覆盖范围。

新华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133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483.2亿元,带动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44万亿元,露营经济已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兴消费领域。

依托成熟产业链优势,锅圈针对露营场景推出“食材+器具”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居家厨房的便捷与品质体验延伸至户外。

在商业模式上,通过整合现有食材供应链与户外烹饪器具资源,锅圈为消费者提供从食材到炊具的全套产品组合,助力其轻松实现“空手出门享美食”的露营体验;在服务层面,锅圈通过门店前置仓配送、露营专属套餐设计,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并降低决策成本。

在政策鼓励户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一布局既解决了消费者露营前食材准备繁琐、炊具携带不便的困扰,又弥补了营地主缺乏成熟供应链与品牌支撑的短板,不仅为露营经济注入新活力,也为城市户外生活方式开辟新可能。

不难看出,无论是社区居民对“10分钟搞定四道菜”的便捷需求,还是户外露营群体对“空手出门享美食”的轻松体验追求,锅圈始终围绕“场景痛点”展开布局,精准回应不同场景下消费者对“高质量美食+低决策成本”的共同核心需求。

这种以“场景痛点”为起点的布局逻辑,不仅支撑锅圈从居家吃饭领域成功成长为万店规模的连锁品牌,更助力企业在存量市场中开辟出全新的增长路径。未来,锅圈将继续推进“下一个五年再开1万家店”的目标,并聚焦下沉市场的深度探索,进一步巩固其在“在家吃饭”及延伸场景中的行业领先地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