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民生银行2025三季报深度解析:营收止跌,净利润待修复

时间:2025-11-11 11:22:03 来源:节点财经 作者:节点财经



文 / 董轩

来源 / 节点财经

近期,民生银行正经历着一系列挑战,其业绩表现与内控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山姆会员店换帅后的变动,意外波及到了民生银行。

近期,山姆App内大量商品首图从简洁实拍变为精修“艺术照”,引发消费者差评如潮,部分用户甚至考虑退卡。这一变化也影响了持有民生银行与山姆联名信用卡的用户,他们开始质疑每月最高300元的返利是否实用,而未办卡的用户则持观望态度。



图源:民生银行

事实上,基于山姆优质的用户基础、庞大的交易金额及品牌影响力,民生银行并非唯一与其合作的银行。交行、中信、招行等也曾与山姆展开合作,但这种“抱大腿”的展业方式也让银行对山姆的依赖加深,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10月底,民生银行因多业务违规被监管重罚5865万元,这无疑给原本就承压的民生银行雪上加霜。

一、营收止跌,净利润待修复

2025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交出了一份“营增利减”的成绩单。营收达到1085.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亿元,增幅6.74%;然而,归母净利润却为28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5亿元,降幅6.38%。

从历史数据看,2021年-2024年各期前三季度,民生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速均为负值,而本期首次转正。但与巅峰时期的1433亿元相比,民生银行的营收已缩水近350亿元。



尽管营收有所回暖,但民生银行的盈利能力仍未完全恢复。

2020年-2024年各期前三季度,民生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均为下滑状态,本期依然未能扭转趋势。同时,自2024年以来,民生银行已连续七个季度录得归母净利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市场利率波动、竞争加剧等挑战,民生银行在本期收获了两项关键指标改善:Q3净息差环比提升0.03个百分点至1.42%,成为股份行赛道里净息差逆势上升的唯一选手。

中金公司在其研报中解释了民生银行净息差企稳回升的原因:一是受益于“大中小微客户一体化经营”及负债精细化管理成效的持续显现;二是在规模端,民生银行着重布局供应链优质企业客群,客群结构和业务结构逐步优化。

得益于此,2025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755.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67亿元,增幅2.40%。

然而,放眼行业,民生银行的净息差仍处在低位。据《节点财经》了解,同期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的净息差均保持在1.5%以上。

总的来看,民生银行在2025年前三季度取得了营收止跌、净息差收窄势头暂缓的阶段成效,但业绩承压局面并未从根本上改观。

二、不良率改善势头反复

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一直备受关注。2020年不良贷款率一度飙升至1.82%,之后逐年好转,但截至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又微升至1.48%。

这一状态反映出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处在艰难的“筑底”过程,改善势头出现反复。

纵向对比,同期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低于民生银行,凸显其风险管控压力大于同业。



从信用减值损失的变化亦可见一斑。2025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信用减值损失高达401.65亿元,较上年同期猛增88.27亿元,这也是造成公司业绩增收不增利的主因。



图源:民生银行财报

而在另一方面,截至2025年9月末,民生银行拨备覆盖率虽较上年末微增,但远低于行业均值,意味着其资金“安全垫”较薄,对未来不良风险的缓冲能力有限。

对于信用减值损失增长及拨备覆盖率未明显提升的原因,民生银行信贷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其积极应对形势变化,加大不良处置力度,贷款拨备消耗也同比有所增加。

三、合规问题频发

资产质量的压力也同步体现在民生银行的内控层面。

就在发布业绩报告的同日(10月31日),监管对民生银行开出了巨额罚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行政处罚公告显示,因存在部分贷款、票据及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诸多问题,民生银行被处以罚款5865万元。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事实上,这并非民生银行在2025年内收到的首张千万级罚单。

今年1月,民生银行因违反账户与清算管理等多项规定被央行予以警告,并罚款1705.5万元。

此外,百万级的罚单也频频“砸”在民生银行头上。仅9月份,民生银行便先后收到两张罚单,涉及信息系统管控、软件版本及生产运维管理存在漏洞等多项问题。

据《节点财经》粗略梳理,年初至今,民生银行共收到来自央行、金监局等监管机构开出的罚单72张,累计罚没金额近9500万元。



图源:企业预警通

从违规领域分布看,信贷业务的违规行为最为突出,其次为反洗钱业务违规、数据报送与治理违规。

百万级、千万级的罚单接连不断,可以视作是监管为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和合规经营提供的明确“注解”。资产质量是果,内控失效是因。

民生银行正面临业绩承压、资产质量改善乏力、内控漏洞频遭重罚的多重压力。若不能从内部强化风险管控、夯实内控体系,其业绩复苏与市场信心的重建,恐怕仍将步履维艰。

*题图由AI生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