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投资80余项目后,袁锋转战硬科技新赛道|四十之获

时间:2025-10-08 16:06:29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中国企业家杂志



“即使在市场最困难的时候,也要坚持投硬科技。”——这是袁锋投身硬科技赛道的核心信念。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任娅斐

编辑|马吉英

头图摄影|朱本嵘

4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对袁锋而言,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离开效力16年的广汽集团,加入芯联集成,开启硬科技创业之路。

从传统车企高管到硬科技创业者,袁锋的转型并非孤例,但成功者寥寥。他希望自己能打破这一魔咒。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袁锋加入广汽集团,从基层做起,逐步成长为广汽资本总经理。2019年至2023年,他主导投资了地平线、中创新航、文远知行等超80个项目,被投企业总市值超5000亿元,其中20个项目通过并购或上市退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投资过程中,袁锋敏锐捕捉到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巨大潜力。他认为,半导体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环节,而中国在这一领域仍存在短板,需要产业资本与投资赋能共同推动。2023年,袁锋正式加入芯联集成,负责碳化硅SiC项目及投资生态布局,同时兼任芯联动力董事长和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

身份与赛道的转变,让袁锋面临更大挑战。创业后,他的工作涵盖投资、战略、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维度,每天都要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探索‘无人区’需要与时间赛跑,但这也是对能力的最大锻炼。”袁锋说。

他坚信,硬科技是下一个十年值得长期押注的赛道。芯联资本的目标是通过持续投资,拉通新能源产业链,成为真正的产业资本。

跳出舒适圈:从广汽到芯联的转型

40岁那年,袁锋站在了人生的关键节点上。“最大的变化是换了城市。”他说。从广州到绍兴,从传统车企到硬科技赛道,这一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

在广汽的16年,是袁锋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2019年接手广汽资本时,其规模约10亿元,到2023年底已增至100亿元,并新设立300亿元基金。


袁锋 摄影:朱本嵘

广汽资本的投资策略是“链主式投资”,即围绕新能源电池、半导体、自动驾驶等汽车“新四化”领域布局。例如,投资中创新航后,广汽资本深入电池产业链,形成了独特的投资逻辑。此外,与科大讯飞合资孵化座舱企业、投资地平线等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当然也有遗憾。”袁锋提到,2023年4月,智元机器人曾寻求投资,但因工作调动错过。“这可能是我唯一没投进去但很希望投资的项目。”

尽管如此,广汽的16年让袁锋事业有成,但也让他意识到,是时候跳出舒适圈,迎接新的挑战。


点击封面订阅全年杂志

进入新赛道:硬科技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汽车从油车转向电动车后,芯片需求大幅增加。油车是机械型产品,而电动车是半导体产品。新能源汽车发展一直面临缺芯难题,袁锋在广汽负责投资时,就经常为寻找零部件或技术奔走。

他投资了芯联集成和地平线,两家企业都赶上了中国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发展浪潮,并顺利上市。“我相信,芯片是中国未来十年最重要的赛道。”袁锋说。

与芯联集成两位创始人的合作,让袁锋看到他们从2018年就坚定选择新能源赛道,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性。这种精神坚定了他重新出发的决心。

创业并非易事。袁锋在广汽曾推动出行项目落地,并将广汽资本打造成资本运营平台,对创业的多变和不确定性有一定准备。但创业从0到1仍充满挑战,工作涉及投资、战略管理、市场客户等多个方面。

“最难的是让大家相信你能做好投资。”袁锋说。他一直是个乐观主义者,相信信念的力量。

他认为,中国半导体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跟随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及AI等新兴终端应用,定义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走进“深水区”。

如何让芯联集成成为终端客户的紧密合作伙伴?袁锋选择了以资本为纽带。


来源:AI生成

一方面,中国新能源车引领全球,催生了产业链新模式,终端需要与半导体制造工厂直接合作。另一方面,碳化硅与新能源汽车关联紧密,2018年特斯拉率先采用碳化硅电控模块,推动了行业对碳化硅的重视。

袁锋思考:能否借助产业资本,让车企成为研发合作伙伴?这一思路得到支持,芯联动力迅速完成投资孵化,不到一年就获得上汽、小米、东风等产业方及机构投资。

通过“资本+产业链接”模式,芯联动力拿下了中国市场60%~70%的份额,锁定了未来4至5年超100亿的碳化硅主驱订单,并与车企结成“研发伙伴”。

“这证明我们兑现了‘做客户最好的支持者’的理念。”袁锋说。

坚守硬科技:长跑者的信念

今年,袁锋更加坚定地通过资本“链接”各方。让他开心的是,芯联集成在业务上取得全面突破,芯联资本也完成十余个项目投资。

“中国的科技创新不能没有风险投资。”袁锋呼吁,中国还有太多值得投的方向和创新空间。

“这是一个能在好时机、用好估值投到好公司的窗口期。”袁锋认为,投资讲究时间点,去年估值合理,能从容投资优质公司。

他复盘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即使在市场最困难的时候,也要坚持投硬科技。”

芯联资本和广汽资本的投资理念一致:通过生态“链接”赋能被投企业。例如,广汽资本投中创新航、地平线,是为了解决产业链短板。

芯联资本自成立以来,已投资地瓜机器人、超聚变等十余个项目,主要分布在半导体供应链、芯片设计及下游新兴应用领域。

“投资新兴应用可以成为芯联对未来产业研发创新的触角。”袁锋说。例如,投因时机器人帮其提升了竞争力,多家机器人硬件公司也来寻求合作。

“产业资本一定要了解企业做投资的真实需求。”袁锋认为,随着中国硬科技的崛起,CVC变得越来越重要。

芯联资本的十年之约,是与中国硬科技产业的“共生之约”。“我们不想只做赛道上的‘旁观者’,而是要做产业链的‘链接者’、技术创新的‘赋能者’。”袁锋期待,十年后,全球谈论中国硬科技的崛起时,会提到芯联资本与一批扎根技术、坚守创新的中国企业。